三立iNEWS

一文搞懂穩定幣 / 加密市場定海神針 上鏈新手注意這些風險!
  • A-
  • A
  • A+

財經中心/余國棟報導

 

穩定幣(Stablecoin)。與比特幣、以太幣這類價格波動劇烈的虛擬貨幣不同,穩定幣的設計初衷是「讓你不用擔心幣價忽漲忽跌」,它就像虛擬世界的「數位美元」。(示意圖/PIXABAY)
穩定幣(Stablecoin)。與比特幣、以太幣這類價格波動劇烈的虛擬貨幣不同,穩定幣的設計初衷是「讓你不用擔心幣價忽漲忽跌」,它就像虛擬世界的「數位美元」。(示意圖/PIXABAY)

 

在加密貨幣市場裡,有一種不太「刺激」、卻人人都離不開的存在,那就是「穩定幣(Stablecoin)」。與比特幣、以太幣這類價格波動劇烈的虛擬貨幣不同,穩定幣的設計初衷是「讓你不用擔心幣價忽漲忽跌」,它就像虛擬世界的「數位美元」,讓區塊鏈上的資金流動更穩定安全。如同實體世界使用新臺幣或美金進行交易,鏈上世界也需要一個貨幣單位來對各種虛擬資產進行計價。

 

穩定幣就是鏈上世界的貨幣

簡單來說,穩定幣就是「掛鉤真實貨幣的數位資產」。以美元為例,1枚穩定幣(例如 USDT 或 USDC)通常等於1美元,背後的發行公司會準備等值的美元現金、短期美國國債或儲備資產作為擔保,確保它的價值不會偏離太多。這種設計讓投資人能在加密市場中像使用法定貨幣一樣轉帳、支付或避險操作,因此被稱為「鏈上世界的貨幣」。就像我們去遊樂場都要用現金換遊戲代幣,你可以想像穩定幣,就像是鏈上世界交換工具一樣,

穩定幣之所以能「穩定」,關鍵在於它的「掛鉤機制」。目前市面上的穩定幣主要分三種,第一種是法幣抵押型,例如 USDT、USDC,它們以美元或短期美債為儲備資產,每發行一枚穩定幣就有等值法幣存入銀行或信託機構。第二種是加密抵押型,例如 DAI,透過抵押以太幣等加密資產來維持幣價。第三種是演算法型,依靠程式自動調節供需來穩定價格,但這類型過去多次爆雷,像 TerraUSD 崩盤便是警示案例。

穩定幣被視為鏈上避風港

在美國,政府已經針對穩定幣立法管理。2025年7月通過的《天才法案(GENIUS Act)》規範,美金穩定幣的發行必須與實體資產 1:1 備抵,確保「鏈下有一美元,鏈上才有一幣」,確保鏈下有一塊美元美金備存後,鏈上才能發行一塊錢的穩定幣供使用者使用。讓穩定幣的信任基礎更加穩固。穩定幣的用途非常廣,不僅是虛擬貨幣與現實世界交易的「媒介」,更是投資人對抗市場波動的重要避險工具。以往台灣投資人若想買比特幣,只能直接用新台幣交易,不但手續費高,還可能遇到價差問題。如今像 Binance、MAX、ACE 等交易所都支援 TWD/USDT、TWD/USDC 等交易,法幣入口比以前方便許多,甚至有些平台推出零手續費優惠,讓資金進出更快速靈活。

在劇烈波動的幣圈裡,穩定幣被視為「避風港」。例如 2024 至 2025 年間 爆紅的AI敘事 幣暴漲時,不少投資人趁高點賣出後,將資金暫時轉為 USDT 或 USDC,等待價格回跌再買回原幣,既鎖住獲利又避開短線劇烈震盪。這種靈活切換機制,也讓穩定幣成為加密投資者最重要的「避險工具」。

不只如此,穩定幣還能「賺利息」。在 DeFi(去中心化金融)世界中,很多穩定幣本身並不會支付利息,而是透過第三方平台(如 DeFi 協議或交易所)借貸或質押才能獲得收益。只要把穩定幣「借出」或參與質押(Staking)、流動性挖礦(Liquidity Mining),平台就會給予年化 3%~10% 不等的收益報酬。部分中心化交易所如OKX 等,也提供定期存款服務,讓用戶在持幣同時穩定獲息,被稱為「數位定存」。

 

穩定幣並非完全沒有風險。根據金融網站分析,常見的風險包括,一是「脫鉤風險」,當市場恐慌或資金大量流出時,幣價可能短暫跌破1美元,這就是穩定幣脫鉤。(示意圖/PIXABAY)
穩定幣並非完全沒有風險。根據金融網站分析,常見的風險包括,一是「脫鉤風險」,當市場恐慌或資金大量流出時,幣價可能短暫跌破1美元,這就是穩定幣脫鉤。(示意圖/PIXABAY)

 

上鏈新手注意這些風險

不過,穩定幣並非完全沒有風險。根據金融網站分析,常見的風險包括,一是「脫鉤風險」,當市場恐慌或資金大量流出時,幣價可能短暫跌破1美元,這就是穩定幣脫鉤。二是「平台風險」,若把資產放在交易所或錢包平台,可能面臨平台倒閉或暫停提款問題。三是「監管政策風險」,各國對穩定幣的監管正逐步收緊,一旦政策變動,部分幣種可能面臨流通受限。四是「技術風險」,若使用智能合約或 DeFi 平台,仍存在被駭客攻擊或程式漏洞導致損失的可能。

對初次接觸的投資人來說,購買穩定幣的流程並不複雜,只要透過合法交易所開戶、完成身分驗證(KYC)、匯入新台幣或美元後,就能直接購買 USDT、USDC 等主流穩定幣。買入後,若只是短期操作,可放在交易所帳戶內;若金額較大或打算長期持有,可轉入冷錢包確保安全,不過,一旦你將資產轉入冷錢包後,如果忘記密碼,你可能也有「永遠無法找回資產」的風險。

台灣有望發行穩定幣

幣圈在日前上演「史詩級爆倉」事件,生息穩定幣USDe在市場暴跌期間一度脫鉤美元。中央銀行示警,透過演算法設計的穩定幣,相較於USDT及USDC,發行人較無須依賴準備資產來維持幣值穩定,雖可提升資金使用效率,但在市場面臨壓力時,價格穩定性容易面臨挑戰。穩定幣議題再受關注,臺灣銀行目前正攜手8家銀行,共同進行黃金RWA代幣化應用驗證,被視為是台灣發行穩定幣的前身概念,立委(16)日關切,公股銀行未來是否有機會帶頭發行穩定幣,財政部長莊翠雲表示,待「虛擬資產管理法」出爐後,將視市場狀況,由各銀行自行評估。

穩定幣的誕生彌合了傳統金融與加密世界的鴻溝,它讓投資人能在鏈上世界像使用現金一樣靈活運用資金,成為「虛擬貨幣世界的美元」。未來,隨著監管明確與應用擴大,穩定幣不僅將是加密投資的「定海神針」,也可能成為數位支付與跨境結算的新核心。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