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一文看懂/非洲豬瘟如何傳播? 禁止就靠這招
  • A-
  • A
  • A+

財經中心/廖珪如

農業部長陳駿季宣布禁止廚餘養豬,文青別鬼扯粉專呼籲要堅持。(示意圖/資料照)
農業部長陳駿季宣布禁止廚餘養豬,文青別鬼扯粉專呼籲要堅持。(示意圖/資料照)

農業粉專「文青別鬼扯」發出最新文章剖析讓台灣人努力了23年的非洲豬瘟,如何重返台灣畜牧業?文章指出,根據農業部疑似非洲豬瘟案例處置及後續防疫作為,第三頁中指出這次染疫的牧場是廚餘養豬場,而農業部長陳駿季也在今(22)日宣佈止廚餘養豬。粉專強調「能有勇氣禁止廚餘養豬,陳駿季部長顯現了他的擔當,也希望這個擔當撐住,不要風頭過了,又開放廚餘養豬了。」

在聯合國農糧組織(FAO)出版之African swine fever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A manual for veterinarians其中可以看到,將非洲豬瘟的傳遞分成三個循環,森林循環(SVLVATIC CYCLE)、國內循環(DOMESTIC CLYCLE)、野豬循環(WILD BOAR CYCLE),台灣是孤島沒有跟其他的國家連接,所以傳遞一定是境外移入,為什麼現在全國要進行五天的移動管制?

就是希望把疫情鎖在第一個循環,避免疫情的擴大,如果到了國內循環就會遍地開花有許多養豬場也會跟著爆發疫情,但以台灣的環境是很難進入野豬循環,因為台灣的野豬太稀少了,所以非洲豬瘟要長期留在台灣的可能性非常低。

非洲豬瘟的特異性就是對家豬及有家豬血統的野豬會造成影響,如果是純野生血統的野豬則成為無症狀的攜帶者,所以當病毒一旦進入野豬循環之後,就無法根治,防範非洲豬瘟就變成與野豬之間的對抗,就像現在歐洲丹麥築牆來檔野豬,大規模的撲殺野豬成為防範擴散最有利的辦法。

非洲豬瘟病毒的特色就是什麼都不怕,只怕熱,防檢局的指引使用次氯酸鈉消毒的濃度要用到2%,這是什麼概念?一般使用環境消毒的次氯酸鈉通常在500PPM到1000PPM這種情況使用者就很難受了,而2%就是20000PPM,這說明了病毒對消毒劑的高抗性。

因此除了加熱到70度以外沒有什麼好的殺死非洲豬瘟病毒的方式,當然罐頭食品是安全的,因為都有經過高溫處理,但就會出現驗的到病毒,但病毒沒有活性的狀況,因此目前台灣還是禁止旅客攜帶軟硬罐頭豬肉類食品。根據FAO的資料,非洲豬瘟病毒在醃製豬肉中可以保持182天的活性,乾式熟成的豬肉可以達到300天,煙燻豬肉30天,冷凍豬肉3年,生鮮豬肉110天。

因此最有可能的情況有兩個,一個是旅客攜帶了帶有病毒的醃製豬肉食品回台灣,一個是台灣進口的帶有病毒的冷凍豬肉或生鮮豬肉,這些帶有病毒的肉品沒有被完全煮熟就成為廚餘,再加上廚餘沒有被完全煮熟,病毒還有活性的肉被豬吃到,所以豬隻被感染,而非洲豬瘟病毒並不是人畜共同的病毒,所以對人完全不會影響。

一般病毒高傳染性就會低死亡率,高死亡率就會低傳染性,但是非洲豬瘟病毒高死亡性又高傳染性,為什麼非洲豬瘟病毒可以做到這點?因為家豬只是非洲豬瘟病毒的中間寄主,非洲豬瘟病毒真正傳染對象是寄生在豬身上的豬蜱,也因為豬蜱叮咬豬隻造成病毒的傳染,豬隻的急性出血死亡可以吸引到更多的豬蜱,讓病毒可以移動到豬蜱身上。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長期呼籲禁止廚餘養豬,即使邊境檢查已經有穩定的做,但一定還是會有漏網之魚。廚餘煮熟就沒問題了,但現實的實況就是廚餘煮熟的很少,廚餘真的煮到熟太臭了,更容易被抗議檢舉。

防疫當然不可能只做一件事就能完全阻擋,一定是一層一層跟柵欄一樣疊加起來,但一直以來廚餘養豬就是最嚴重的破口,但是禁止廚餘養豬當然也會影響既得利益者的利益,甚至這些多出來的廚餘要怎麼辦?就像過去推動的廚餘堆肥是失敗的,廚餘處理的政策要往哪去?現在不管是桃園還是台中都已經有廚餘發電場,在台灣缺電的情況之下生質能發電是一個好選項,發電完的汙泥也可以利用,政府如何利用政策的引導推向產業發展,還是法規保守抑制產業發展,考驗執政者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