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王文承報導

許多人退休後並沒有做好人生規劃,仍習慣省吃儉用,生活單調又空虛,壓力反而越來越大。日本一名擁有1億日圓(約新台幣2100萬元)存款、沒有房貸、每月還能領24萬日圓(約新台幣5萬元)退休金的65歲A先生,卻在退休半年後陷入低潮。他坦言「有的是錢和時間」,卻不知該做什麼,甚至因害怕亂花錢而感到焦慮,形容自己「每天都像活在地獄」。
事業有成卻無人生方向
根據《THE GOLD ONLINE》報導,A先生在職涯中憑藉專業技能與豐富經驗克服各種挑戰,一路順利。沒想到在65歲退休僅6個月後,卻遇上了人生的意外難題。
過去全心投入工作的他,退休後沒有特別的嗜好,起初享受閒暇時光,但很快便對「什麼都不做」的日子感到厭倦與無聊。A先生坦言,每當想到要花掉辛苦存下的1億日圓時,心裡就感到極大壓力。為了解決焦慮,他向理財專家求助。被問及壓力來源時,A先生表示:「我有的是錢和時間,但卻不知道要怎麼用,心裡很不舒服。什麼都不做覺得空虛,花錢又覺得浪費,每天都像活在地獄。」
他進一步說明,退休後每月生活支出約30萬日圓(約新台幣6.3萬元),目前能從養老金中獲得24萬日圓(約新台幣5萬元),68歲後將可領29萬日圓(約新台幣6萬元)。理論上生活無虞,但他仍被「不能亂花錢」的心理束縛著。
為了緩解A先生的焦慮,專家建議他與妻子列出「想在餘生中完成的事情」,不需考慮金錢與限制,並為每項目標設定時間與預算,例如:送孫子上大學的禮物、安排每週活動等。起初,A先生對此感到困惑,但在實際動筆後卻越寫越多,最後列出數十項人生計畫,笑稱:「看來以後要忙起來了。」
制定預算 重拾生活重心
專家接著根據A先生的清單,為他模擬各項開支,包括旅行費、生活費、房屋維修費、醫療與護理費,以及給子孫的支援與遺產分配,並為所有項目設置支出上限。
經過詳細規劃後,A先生的預計剩餘資金約為1650萬日圓(約新台幣346萬元),雖然少了些,但他重新找回了生活目標與平衡,不再被焦慮與空虛折磨。
專家最後指出,若等到退休後才開始思考未來,往往為時已晚。若想順利開啟「第二人生」,應在退休前就預先制定計畫,並依照步驟執行,如此才能真正安享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