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AI資料中心大建置全球ing,凱基投顧在最新報告中分析,隨著生成式人工智慧推動資料中心功耗急升,AI伺服器正全面轉向液冷設計,預料2026至2027年間液冷滲透率將快速上升,台灣供應鏈將成為最大受惠者。報告指出,輝達(Nvidia)GB300與Vera Rubin(VR)系列AI伺服器機櫃將自2025年底起量產,並採全液冷架構。GB300交換托盤水冷板數量將從GB200的18個增加至27個,快接頭(QD)則從零提升至180個,使液冷價值提升10%至20%。凱基預期,AMD MI400與MI500系列「Helios」機櫃亦將導入液冷方案,而AWS、Google、Meta與Microsoft的自研ASIC AI伺服器亦逐步由氣冷轉為水冷設計。
凱基估算,全球水冷板市場總值(TAM)將於2024年至2030年間以年複合成長率45%至50%擴張,規模突破200億美元。主要驅動力來自AI GPU功耗上升、伺服器板層數增加與交換器液冷化。在廠商展望方面,凱基看好奇鋐(3017)、雙鴻(3324)、台達電(2308)、富世達(6805)與健策(3653)。其中奇鋐憑藉GB系列水冷板與分歧管領導地位,預計2026年每股純益(EPS)達70.82元,年增45%;雙鴻受惠AWS與Meta訂單,2026年EPS預估52.55元,年增81%;台達電整合式液冷系統(Sidecar、CDU)營收預估2027年達730億元,EPS提升至38.31元;富世達則受GB300與ASIC快接頭需求帶動,2026年EPS上修至58.49元,年增88%。
長期來看,凱基指出,當GPU熱設計功耗突破3,000瓦,晶片級散熱技術將接棒成為下一波趨勢。輝達Rubin Ultra預期採用微通道蓋板(MCL)與微通道水冷板(MCCP)方案,以提升散熱效率。凱基預估,MCL將於2027年前後導入量產,首家受惠者為健策,其產品單價可較傳統散熱片提升九至十倍。凱基總結,傳統液冷方案仍將於未來三年主導AI伺服器市場,晶片級散熱則為中長期結構性成長契機,台灣供應鏈將在全球AI算力基礎設施升級潮中占據關鍵位置。
首選個股包括:奇鋐(目標價1,695元,24X 2026年 EPS)、雙鴻(目標價 1,205元,24x2026年 EPS)、富世達(目標價 1,755元,30x2026年 EPS)、台達電(目標價1,075元,30x2026年 EPS)與 Vertiv(目標價210美元,30x2027年EPS)。而報告認為投資風險包括,原物料價格上漲;新台幣升值;TDP上升使散熱供應鏈移轉。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