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台灣時間30日在亞太經合會(APEC)領袖峰會前舉行會談,雙方未召開聯合記者會,也未發布聯合聲明。根據元大投顧報告,會談成果屬於「貿易持續停火安排」,在科技封鎖與戰略安全等議題上並無實質突破。
川普在登機前受訪時表示,美中雙方達成數項具體五項協議:芬太尼關稅減半:中國同意加大打擊芬太尼前體化學品流通,美國將對中國商品的「芬太尼關稅」自20%降至10%,加上現行10%對等關稅,總稅率將從57%降至47%、暫緩稀土出口限制:中國同意暫時放寬或中止稀土及關鍵礦物的出口限制,期限約一年,以確保供應穩定、恢復農產品採購:中國將擴大採購美國黃豆等農產品,作為互惠安排的一部分、地緣合作信號:雙方同意在烏克蘭問題上加強溝通協調、延後全面關稅:美方暫緩原訂11月1日啟動的「對中貨100%全面關稅」計畫,雙方將持續談判並設立檢討機制。
元大投顧分析,本次川習會「象徵性重啟高層對話」,但成果仍偏向技術性讓步與短期降溫。報告指出:「雙方以有限讓步換取談判續航,但在科技封鎖、產業安全與供應鏈脫鉤等核心議題上仍無共識。」更重要的是,雙方未召開聯合記者會的安排,反映出關鍵議題仍存歧見,並讓兩國領導人各自向內部宣傳「外交勝利」。
報告強調,即使關稅衝突暫時降溫,中美戰略競逐的大格局並未改變。中國在近日發布的《十五五規劃建議稿》中,重申「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核心政策方向,顯示在美方長期壓力下,北京將科技自主視為國家戰略重點。元大總結,本次川習會短期有助穩定市場情緒與貿易關係,但並未鬆動雙方在科技封鎖與地緣競爭上的根本分歧,「中美脫鉤結構性矛盾不僅未緩解,反而可能進一步固化。」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