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週五台股受美股AI巨頭股價回檔拖累,指數終場大跌506.06點,跌幅-1.81%,收在27397.5點,跌破月線支撐;本週台股週線連2黑,全週下挫253.91點,週線跌幅-0.92%,平均日均量5901.81億元。三大法人方面則是全數站在賣方,外資本週賣超981.78億元,已連續第6週減碼台股,投信單週減持26.48億元,自營商也連續第2週減碼148.92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賣超1157.18億元。
PGIM保德信金滿意基金經理人郭明玉指出,台股科技股面臨修正,雖然市場現在出現AI企業估值面過高的雜音,但從各項數據檢視,企業獲利成長力道仍強,且AI需求方興未艾,包括企業對於AI投資上升但並沒有達到過去泡沫高峰,企業獲利也具有持續性未出現轉折下滑,更重要的是,已見到2026年美股企業獲利成長開始擴散至各產業的趨勢,而非僅集中在大型科技龍頭股。
從產業面檢視,郭明玉說明,台灣半導體2025年第三季動能展現升溫態勢,根據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統計,第三季台灣整體IC產業包含設計、製造、封裝、測試產值達1.67兆元,年增20.6%,顯示在AI伺服器、高頻寬記憶體(HBM)與車用電子需求帶動下,產業已重返成長軌道,今年台灣IC產業產值可望再刷新歷史新高紀錄。不過近期台股AI族群可能持續受美股影響,加上融資餘額已超過3100億元,郭明玉認為,週五指數跌破月線且呈現長黑K,短線震盪機率加大,資金往非AI與中小型題材股輪動,預期技術指標整理後有望再伺機挑戰高點。
玻纖材料龍頭日東紡11月6日公布2026年3月期中決算報告,電子材料事業受惠AI伺服器需求表現亮眼,營業利益94.54億日圓、年增28.7%,並因固定資產轉讓帶來巨額利益,將全年淨利預測從130億日圓上調至375億日圓。市場人士透露,日東紡織手中喔有記憶體關鍵零件,帶動總體訂單暢旺,消息一出引爆日東紡股價連日大漲,近5個交易日累計飆漲逾5成,激勵台股相關玻纖布與PCB上游材料多頭表態。
法人報告指出,AI伺服器強勁需求帶動PCB相關高階材料出貨大幅成長,由日東紡生產的高階T-Glass玻纖布持續供不應求,今年幾度調漲售價,市場預估高階玻纖布缺料最快要等2026年日東紡、台玻新產能開出才可望紓解,而銅箔基板隨著GB300開始量產,M8材料出貨將加速放量,有助業者營收成長及毛利率提升,同時也加速M9材料認證,營運下一波升級商機。
推薦類股包括富喬(1815) 、建榮(5340)、台玻(1802);在銅箔與覆銅板(CCL)材料方面,德宏(5475)與 凱崴(5498) 及PCB上游原料供應商的尖點(8021)。南亞(1303)、台光電(2383)、聯茂(6213)、台燿(6274)、金居(8358)、鉅橡(8074)。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