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機器人商機2/機器人概念股台廠六英豪是他們
  • A-
  • A
  • A+

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美中機器人競賽,台灣代工廠個有受惠業務。(圖/翻攝自nVIDIA官網)

美中科技大戰,從晶片管制、AI模型戰到機器人領域,各有山頭,包括美國隊由輝達高階算力主導的高階機器人,到中國比亞迪、大疆等已經能進入工業化領域的基礎代工動作,角力無所不在,只有台灣代工廠能笑到最後。機器人概念股近期股價強勢,相關精密機械股如 直得(1597.TW)、上銀(2049.TW)、全球傳動(4540.TW)、大銀微系統(4576.TW)、鈞興-KY(4571.TW)、台灣精銳(4583.TW) 受市場熱捧,其中直得、全球傳動、大銀微系統更因股價波動較大而被列入注意股名單。

雖然1月因農曆春節影響工作日減少,但上銀、大銀微系統、鈞興-KY、台灣精銳仍繳出年增的營收成績,其中鈞興-KY創下同期新高,顯示機器人相關產業需求持續增溫。

作為機器人傳動與自動化關鍵零組件供應商的上銀(2049.TW)、直得(1597.TW)、全球傳動(4540.TW),受惠於半導體、自動化設備、大型基礎建設及新能源產業需求回溫,業績明顯改善。為因應訂單需求,這三家公司甚至在農曆春節期間加班生產,展現對 2025 年市場需求的高度信心,並訂下營收與獲利優於去年的目標。

上銀(2049.TW)作為全球機器人關鍵傳動系統供應商,1月合併營收達19億元,年增5.52%。公司表示,目前訂單主要來自半導體、航太、大型基礎建設、電動車及新能源產業,並以短單或急單為主,滾珠螺桿及線性滑軌等關鍵零組件的訂單能見度達1.5~2個月。

大銀微系統(4576.TW)1月合併營收1.64億元,年增19.46%。公司專注於精密運動控制與微奈米級定位平台,其產品廣泛應用於機器人與自動化產業。公司指出,半導體產業需求自 2024 年下半年起回溫,特別是高階精密定位平台的訂單能見度達 3~6 個月,而長線訂單甚至可看到 2025 年中之後,顯示機器人與自動化產業需求穩健成長。

直得(1597.TW) 由於大陸市場營收占比較高,1月受中國客戶春節放假影響,合併營收為 0.77 億元,年減 5.06%。全球傳動(4540.TW) 1月合併營收1.45億元,年減 34.24%,同樣因中國市場占比逾 60% 而受影響。不過,隨著中國市場重新開工,這兩家公司預期2月後訂單與出貨可望回升。

機器人概念股的成長趨勢已逐步顯現,相關企業不僅受惠於自動化與半導體產業需求回升,也正加快技術研發與產能擴充,迎接機器人產業的長線商機。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