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解放美國日/她一語戳破美夢!美藍領不願爆肝 再次偉大只能靠「這招」
  • A-
  • A
  • A+

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爆肝文化拚出奇蹟?美國人不玩這套,企業只能靠自動化。(圖/Mercedes-Benz提供)

▲爆肝文化拚出奇蹟?美國人不玩這套,企業只能靠自動化。(圖/Mercedes-Benz提供)

近期,美國針對外國商品課徵關稅的措施再度升高,台灣出口商品被課徵高達32%的稅率,引起民眾與企業界高度關注。台美加商業商會(TUCBC)代表Madeleine Cheng表示:「剛剛我在超市就看到很多人因物價高漲而情緒激動,甚至有人說要餓死了。」但她強調,這一切都是表面現象,真正關鍵是企業與消費者如何應對新一波的全球經濟洗牌。

Madeleine Cheng指出,雖然表面上看似美國對全世界宣戰,但實際上這在預期之中。「川普敢這樣做,就表示他是要長期贏。」她分析,美國市場對供應商來說仍具極大吸引力,「過去是在美國市場裡『躺著賺』,如今只是利潤沒那麼高,但誰也不會輕易放棄。」

Madeleine Cheng進一步指出,美國未來會有部分中低階層因通膨而選擇移民他國,但同時也會吸引金卡持有者與高資產階層進入,「這意味著高端內需將擴大,我們應該把重點放在高利潤產品的開發與輸出。」

她預測,全球供應鏈即將重組,製造業重心將逐步從亞洲轉向東歐、南歐與南美洲,這些地區不僅與美國海運距離較近,也具備製造潛力。「與歐洲建立商業連結將變得更為重要,而中東市場也不可忽視。」

對於亞洲大型企業來說,Madeleine Cheng強調,「他們不會猶豫,會直接進軍美國設廠,這將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她補充,大品牌有資本導入自動化設備,因為「要完全依賴美國藍領的生產效率會太慢。」

「我很早就提醒大家要分散風險,不能只倚賴台灣。」Madeleine Cheng指出,台美加商業商會早在去年就已開始在歐洲尋找製造合作夥伴,除了應對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之外,更因台灣的內需市場難以支撐企業長遠發展。

她呼籲,無論是製造還是貼牌,都要分散風險,「不管你去哪裡,但不要只留在台灣,否則會錯失全球重組下的機會。」

對於此次美國關稅政策的未來走向,Madeleine Cheng認為仍有轉圜空間,「他(川普)真正要的只是話語權。」她舉例,川普自己旗下的企業建材也多從海外進口,可見這些政策某種程度上也是對談判的策略。

Madeleine Cheng語重心長地表示,當前全球局勢劇烈變動,下一代更需要具備世界觀與跨國能力。「暑假到了,與其焦慮,不如讓孩子參加美國的夏令營,提前建立國際視野。」她補充,這不僅是教育投資,也是因應時局的最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