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美國出現一些年輕人將資產換成黃金的風潮。(圖/翻攝自PIXABA)
自美國總統川普4月2日在白宮玫瑰園拿他的特殊數學板宣佈一連串恐怖關稅數字以來,已造成投資市場大恐慌,全球股市大震盪,連美債也遭到拋售;導致明明原本投資環境已經降至疫情後最溫和時刻的美股,恐慌指數瞬間飆到快和疫情時差不多高(圖於文末),雖然現在原本應該正值科技股投資市場崛起之時,不過投資人確實對股市呈現較為保守的態度,轉而投奔實體黃金市場,有趣的是,自川普當選以來,除了富人(年長者)買黃金,美國年輕人也吹起囤金潮。
甚至已經出現到大賣場買黃金的風潮,Costco金條2025年1-3月賣出5億美元,60%買家是35歲以下。金幣和小型金條(1盎司)在eBay交易量增20%,年輕人偏好小額投資(每筆200-500美元)。
一連串激烈關稅政策以來,美國便湧現一波黃金搶購潮,除了長期看好金價走勢的投資人增持黃金之外,許多年輕人也首度購買黃金,因為他們都將黃金視為一個穩定的投資標的,激勵金價屢創新高,截至4月11金價已衝破每盎司3,200美元,今年以來金價已上漲17%,同一期間標普500指數下跌5.1%。晨星(Morningstar)統計顯示,今年2月以來投資者已對實體黃金ETF投入114億美元資金,促使這些基金的資金流入額在3月創下2020年7月疫情高峰期以來最高紀錄。
隨著金價飆漲創新高,投行也再度上調金價預估。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預期2026年金價將達到每盎司3,700美元,較原先預期的每盎司2,900美元大幅上調。瑞銀(UBS)對未來12個月的金價目標也從3,000美元上調至3,500美元。
高盛(Goldman Sachs)最新報告再度上調今年底的金價預估,是今年來的第三次上調,此次目標為每盎司3,700美元。高盛2月份對今年底的金價預估為每盎司3,100美元,3月份進一步上調至每盎司3,300美元。高盛分析師指出,由於衰退擔憂升溫,黃金ETF的持倉攀升,而亞洲市場的實體需求也在本月初金價回落期間出現回升。
賀利氏貴金屬(Heraeus)交易員亞歷山大·祖姆費(Alexander Zumpfe)表示:「美股與美債的全面拋售已動搖市場對美國資產的信心,促使投資人轉向黃金避險。」他指出,經濟衰退風險上升、債券殖利率飆升及美元走弱也是推升金價的重要因素,衰退風險加劇、公債殖利率飆升、美元持續疲弱,這些因素共同強化了黃金作為危機對沖與通膨避險工具的角色。
▲恐慌指數創下疫情來新高,雖然投報率與恐慌指數總是可以對做,但不少股民選擇囤金(圖/翻攝自保德信投報告)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