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新聞幕後/狂砸3千億鎂還不夠?燒錢無止境 華爾街為何怕了AI投資潮
  • A-
  • A
  • A+

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科技巨頭持續砸重金投資AI基礎設施。(示意圖/PIXABAY)

在全球經濟衰退陰霾未散的情況下,科技巨頭對人工智慧的投資熱情卻絲毫未減,掀起一場高達數千億美元的「燒錢豪賭」。即便AI技術尚未明確產生相應的回報,華爾街對這場資金狂潮已出現分歧:是前瞻部署,還是失控浪費?

儘管市場不確定性上升,谷歌、微軟、Meta與亞馬遜等大型科技公司仍紛紛強調,將繼續擴大資本支出,用以推進AI數據中心與相關基礎設施建設。根據Evercore ISI的統計,今年第一季美國超大規模雲端服務供應商的資本支出年增達71%,總額達810億美元,預估全年四大科技公司合計投入將超過3000億美元。亞馬遜在今年首季的支出即高達243億美元,預估全年將達1000億美元規模,而Meta更是在財報中上調資本支出展望,展現對AI基礎建設的高度信心。

微軟執行長納德拉表示,公司將持續根據能源需求、地理分布與雲端AI工作負載需求進行調整,雖預期短期內無法完全滿足市場需求,但資本支出腳步不會放緩。谷歌與Meta則可能為了在AI領域不落人後,選擇更具侵略性的投資策略。

然而,這場AI豪賭也引發不少分析師的擔憂。華爾街有人指出,當前AI的實際應用仍侷限在部分場景,若整體經濟下行,企業勢必重新審視預算配置,可能會削減對AI相關支出的投入,進而影響如輝達(NVIDIA)等供應鏈企業。Seaport Research Partners的Jay Goldberg更罕見地給予輝達「賣出」評級,直言企業正在尋找真正具備說服力的AI應用場景,而非僅僅追求10%至20%的成本節省。他認為當前AI發展雖迅速,但商業普及曲線過於陡峭,充滿風險。

根據IDC總裁Del Prete指出,全球企業在面對貿易政策變化與總體經濟不確定性時,普遍採取審慎態度。他透露,許多資訊長已開始凍結原定IT支出,雖AI相關投資仍被優先保留,但已出現壓縮其他業務項目的跡象。「企業會先投AI,暫停的是那些試圖變革商業模式的新專案,」他表示,「但如果這些AI計畫也被迫按下暫停鍵,其連鎖反應恐將擴及整個科技產業。」

儘管市場存有雜音,Evercore分析師Daryanani認為科技巨頭上調資本支出的動作,有助緩解市場對AI數據中心需求減緩的擔憂。Raymond James的分析師Pajjuri亦指出,即使新增關稅可能壓縮硬體需求,但由於AI專案週期較長,加上雲端巨頭間競爭激烈,AI相關支出仍具韌性。

回顧過去幾週,亞馬遜與微軟曾被外媒爆出縮減部分數據中心計畫,引起市場關注,但兩家公司隨後在LinkedIn上發文強調仍將持續投入,並未改變原有策略。整體而言,儘管AI回報率尚未明朗,但面對技術革新的競賽壓力,科技巨頭的「燒錢豪賭」仍將持續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