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美國晶片插旗中東,贏得供應訂單上的勝利。(圖/翻攝自川普官方X)
美國供應鏈升旗的背後,語言主權是否已悄悄流失?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出訪中東,帶著讓全球為之炫目的科技隊包括輝達黃仁勳、OpenAI的奧特曼,以及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與超微執行長Lisa Su,親赴中東搶灘。沙國王儲穆罕默德・沙爾曼當場承諾重金採購AI晶片與伺服器,據報包括1.8萬台GB300系統與AI雲端架構落地,預示美國AI供應鏈大旗已在中東插旗,科技實力秀好秀滿。
美國不僅是技術出貨,更是在科技冷戰下,與中東的地緣結盟。中東一直是美中想搶攤的市場,這兩天美國晶片打進沙漠之國,形同在中國AI進口受限後,另闢出一塊能部署AI訓練、推論與數據運營的全球南方據點。
然而,AI供應鏈的勝利,真的等於AI競賽的勝利嗎?沙烏地買到了美國晶片後,但他們會用誰的模型;一般人看到的是晶片,但是AI界看得是模型及訓練,這也是為什麼DeepSeek今年1月衝擊AI市場?
DeepSeek橫空出世被稱為AI的斯普特尼克(Sputnik)時刻,它標誌著中國不再依賴矽谷的閉源模型,也不再只是市場,而是語言架構的輸出者。
DeepSeek最大的衝擊不在於效能是否勝過GPT,而在於它能被快速理解、重訓、在任何一個擁有Nvidia晶片的國家落地微調。也就是說,它將美國最尖端的算力基礎,變成了中國邏輯的可部署容器。在美國努力禁運晶片的同時,中國反而透過開源架構「跨過邊境」,讓自己的模型在中東、東南亞、非洲甚至拉美被本地化、微調,訓練成具有在地語意的「親屬模型」。
此刻美國升起的是供應鏈的旗幟,但中國價值有機會藉開源的DeepSeek快速輸出的AI市場,中國價值的擴散會如同抖音,如果各國「主權AI」採用開源、成熟的DeepSeek,且美國AI旋練除了臉書外,包括OpenAI的ChatGPT、xAI的Grok,都將演算過程視為封禁,或許美國晶片、中國AI模型訓練的模式,更該讓「美國隊」感到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