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川普中東行帶美國科技對阻斷中國搶市。(圖/翻攝自川普真實社群帳號)
過去較為親中的中東市場被美國總統川普的到訪擾亂一池春水,加之AI科技發展各國都希望取得美國硬體,近期對美態度轉變。路透社報導,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與美國簽署了一項人工智慧協議。知情人士指出,該協議將使這個海灣國家在過去因美方擔心中國可能取得相關技術而受限的情況下,得以擴大取得美國先進 AI 晶片的能力。
白宮表示,這項 AI 協議「包括阿聯承諾投資、建設或融資美國資料中心,其規模與效能至少需與阿聯國內資料中心相當」。協議中也納入「阿聯在國安法規上的歷史性承諾,將進一步與美國接軌,包括強化防止美國原產技術遭轉移的保護措施」。
路透先前曾報導,兩國已敲定一項技術框架協議,並需雙方對技術安全作出承諾。消息人士透露,自 2025 年起,阿聯每年最多將可進口 50 萬顆輝達(Nvidia)最先進的 AI 晶片。
不過,白宮與美國商務部的聲明中並未提及阿聯將獲得更大晶片存取權,輝達則拒絕對此置評,阿聯外交部也尚未回應置評請求。
美國多年間推動保護主義政策,力圖限制中國取得先進半導體,包括防止晶片經第三方轉手流入中國。如今這些規範在川普政府下出現鬆動。美國 AI 負責人 David Sacks 本週二在利雅德表示,拜登時期的出口管制「原本就不是為了限制友邦、盟國與戰略夥伴」。讓阿聯能夠取得如輝達等企業製造的先進晶片,代表美國政策的一大轉變。
這項長期渴望的協議於美國總統川普週四訪問阿布達比期間敲定,對正積極在美中之間尋求平衡的阿聯來說,是一大勝利。阿聯長期與美國結盟,但中國則是其最大貿易夥伴。
阿聯這個主要產油國已投入數十億美元,力圖成為全球 AI 強權。然而,與中國的密切關係,曾在前總統拜登任內,限制其取得美國晶片的能力。
「這項轉向讓阿聯能深化與美國的科技夥伴關係,同時保留對中國的貿易關係,」中東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穆罕默德・蘇萊曼(Mohammed Soliman)說。「這並不意味著放棄中國,而是在運算、雲端與晶片供應鏈等關鍵技術上,重新調整戰略,與美國標準與協議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