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穆迪下調美國主權信評,至Aa1,結束三大機構3A時代,美國主權信評全數遭降,美債「最安全資產」地位動搖,穆迪表示若減稅法案不廢除,十年赤字恐增4兆美元。白宮反擊,批其分析帶有政治動機。川普經濟幕僚批評降評「荒謬」,認為無國可取代美債地位。(圖/翻攝自白宮)
國際信評機構穆迪(Moody’s Ratings)於美東時間5月16日盤後正式宣布,將美國政府的主權信用評級由最高等級Aaa下調至Aa1,評級展望亦自「負向」轉為「穩定」。此一舉措標誌著美國徹底失去所有三大信評機構所給予的頂級3A評級,象徵其「鑽石級」信用地位全面告終,並立即引發金融市場的劇烈波動。
穆迪指出,評級調降的核心原因在於美國財政赤字與債務結構的持續惡化,且缺乏清晰的未來財政政策路徑。根據穆迪的分析,美國聯邦政府支出結構僵化,2024年限制性支出佔比高達73%,預估至2035年將增至78%,意即未來預算將更多地綁死於社會保險、醫療與國防等固定支出項目,財政靈活性逐步消失。此外,若2017年推出的《減稅與就業法案》在2025年後未被廢止,穆迪預測未來十年將因此新增約4兆美元結構性赤字,尚未包含利息支出。
穆迪在聲明中進一步指出,美國多年來每年財政赤字平均接近2兆美元,佔GDP比重超過6%。若無重大財政改革,這一比例預計將自2024年的6.4%攀升至2035年的近9%。聯邦債務佔GDP比重亦將由2024年的98%,上升至2035年的134%。聯邦政府支付利息的財政壓力也正劇烈加劇,2021年該支出占財政收入9%,2024年增至18%,2035年更將達30%。2024年整體政府的利息支出佔總收入12%,遠高於同級別主權國家的平均值10.4%。
穆迪此次下調評級的舉動,使其與標準普爾與惠譽保持一致。標準普爾早在2011年即將美國評級從AAA降至AA+,惠譽則於2023年8月作出相同調整。穆迪是三大評級機構中最後一個給予美國3A評等的機構,這次調降也象徵美國主權信評全面失守。
此一消息一出,市場立即出現劇烈反應,美股盤後回落,美國國債殖利率走揚,10年期債息從4.44%升至4.48%,美匯指數則由101.1回落至101。投資人憂慮此舉將推升借貸成本,壓抑未來經濟動能。多家投顧機構也同步示警,美國今年陷入經濟衰退的風險正在加劇。
針對穆迪的決定,白宮方面迅速反擊。美國白宮聯絡室主任張振熙痛批穆迪首席經濟學家詹迪(Mark Zandi)「沒人相信他的分析」,認為其評估帶有政治動機,指其長期與前總統川普陣營對立。前川普經濟顧問摩爾也批評穆迪「荒謬」,並質疑「若美國的國債沒有3A評比,那還有誰會有?」
穆迪強調,儘管美國仍具備強勁的經濟與金融體質優勢,但這些優勢已不足以抵銷財政惡化帶來的風險。穆迪於1993年首度正式對美國發債作出評級,而這次下調,無疑讓長期被視為全球最安全資產的美國國債,其信用光環蒙上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