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輝達磁吸兩面刃!輝達在台擴張搶人才、拿補助 科技業私下苦水吐不完
  • A-
  • A
  • A+

圖、文/鏡週刊

輝達與聯發科結盟,近期卻傳出高薪挖腳合作對象的消息

▲輝達與聯發科結盟,近期卻傳出高薪挖腳合作對象的消息。

全球AI龍頭輝達來台擴張再度颳起旋風,但是科技業私底下卻對本刊大吐苦水,因為輝達在台灣科技業挖腳、甚至深入校園搶人才,已經讓許多業者嚴陣以待;另一方面,輝達拿經濟部科專計畫,補貼金額創下新高紀錄,更是讓業者不滿,因為輝達是很有錢的企業,台灣政府的補貼對輝達根本像是零頭一樣,但科專計畫預算被輝達拿走一大塊,其他嗷嗷待哺的台灣廠商只能分食所剩不多的補貼,排擠效應引起業界質疑。

觀察今年的Computex盛況,包括鴻海、和碩、廣達、仁寶、英業達等電子五哥,到華碩、微星、技嘉等品牌廠,紛紛派出董座迎接輝達創辦人黃仁勳,因為只要沾上輝達,股價就能飆一陣子。

隨黃仁勳打造的AI霸業越來越堅不可摧,磁吸產業資源的效應也跟著浮現。本刊調查,這次黃仁勳宣布在台設立海外總部,未來5年增加至少上千位的研發工程師,等於與台灣同業搶人。

不僅如此,輝達也向經濟部申請科專(科技研究發展專案計畫)預算補助,加上準備在台設立算力中心,對電力吃緊的台灣來說,更是雪上加霜。「我們當然歡迎輝達來,但同時間也擔心,輝達會對資源產生排擠效應,等於是兩面刃。」不願具名的電子業者憂心地說。

尤其是科技業最缺的AI人才,從台積電、聯發科到鴻海、廣達,個個都傷透腦筋。「Jensen喊出要增加一千位工程師,聽在台積電、聯發科耳裡都相當緊張。」IC設計業者透露:「去年輝達就已用高薪從業內挖過一輪,接下來只會挖更多,大家都很害怕。」面對輝達可能大舉挖角,包括聯發科、世芯及創意電子等同業,全都嚴陣以待。

據輝達員工透露,輝達的薪資制度非常簡單,一律都是給股票加上底薪,若是碩士學歷,只要有三到五年的工作經驗,跳槽到輝達,年薪可高達20萬美元(約新台幣600萬元)。「更何況,輝達也會提供限制型股票給員工認購,過去2年輝達股票漲幅高達239%與180%,拿到輝達股票的員工,年薪破新台幣千萬元比比皆是。」該員工說。

此外,輝達也拉攏台灣頂級學院,與台大、清大及成大等17所大學合作,積極招募將畢業的新鮮人,業界更是憂心不已。「過去幾年台灣人才都集中到台積電、聯發科,輝達總部進駐後,人才短缺恐更加嚴重。」業者搖著頭說。

除人才排擠效應,輝達也在政府補助上,與台灣業者相競爭,像去年輝達就以設立AI研發中心的名義,獲得經濟部補助67億元。看在科技業眼中,不禁質疑,「輝達會缺台灣這一點政府補助嗎?」

一位科技業者就直言:「輝達市值是台灣GDP(國內生產毛額)的4倍大,非常有錢。而我國經濟部的科專計畫一年預算才170億元,輝達一個計畫就拿走67億元,其他嗷嗷待哺的廠商只能分食剩下的100億元,這樣合適嗎?」

此外,黃仁勳日前宣布將與鴻海、台積電合作,在台興建AI超級電腦,預計使用一萬顆AI晶片(GPU),是否成為下一個用電怪獸?「預估這座算力中心,將耗費每年1.75億度電力,相當於48萬戶家庭用電量,對台灣電力與碳排放都是巨大挑戰。」業者坦言:「台灣已邁入非核家園,7成5以上電力,都靠排碳的火力發電來支持。如果算力中心落腳台灣,政府不僅要正視缺電,更要關注高碳排問題。」


更多鏡週刊報導
封面故事/黃仁勳打造AI霸業 輝達磁吸台灣資源兩面刃
輝達磁吸兩面刃2/NVLINK從封閉變開放 揭黃仁勳AI野心無極限
輝達磁吸兩面刃3/黃仁勳難得動怒 為中國市場怒嗆美國政府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