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余國棟報導
▲南山人壽與國立中山大學合作海草復育計畫,貝克氏鹽草具有良好碳封存潛力,有助調節海域的二氧化碳量和酸鹼值。(圖/南山人壽提供)
南山人壽長期倡議關注環保議題,今年7月起,展開與國立中山大學「海草復育行動」的合作,除了響應行政院海洋保育署「海洋保育.攜手永續ESG專案」政策外,更希望促進企業、政府、NGO與學術機構之間的協作,透過掌握海草棲地的現況與變化趨勢,建構可持續性的行動模式,一同保衛有「臺灣藍碳」之稱的海草生態系統。
自今年3月起,南山人壽即透過海洋保育署所推動的「海洋保育ESG媒合平台」接洽相關合作專案,海洋保育署主動協助媒合企業與學研單位,成功促成南山人壽與中山大學展開合作。會議同時就海草復育計畫之執行方式、場域選定、志工參與規劃及後續監測方法等細節進行交流。
中山大學指出,海草床除具有防止海岸侵蝕、生物棲地與育幼等功能,更提供鄰近海洋生態系不可或缺的碳源,因此也被稱為「藍碳」,如同陸地上的森林「綠碳」一樣,能透過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並將其儲存在生物體內和沉積物中,形成海洋碳匯,有助減緩氣候變化。
然而,自1930年代以來,全球的海草數量持續減少,並以每30分鐘1個足球場的速度在流失,消失海草的面積已達30%。聯合國在2020年將海草生態系統,納入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和生物多樣性公約,此外,亦訂定世界海草日,以促進和推動保護海草的行動,同時強調強化海草生態系統對於實現永續發展目標至關重要。
南山人壽連續14年投入「南山守護海洋行動」,從全臺淨灘、魚苗放流等等行動,實踐永續海洋的未來,今年首度擴及海草復育行動,自7月開始,攜手中山大學、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臺南社區大學,以臺南市七股管理站的六號小島為基地,進行「貝克氏鹽草苗圃建立與復育」,為生態樣種的保育盡一分心力。貝克氏鹽草苗圃建立後,將會進行5次移植與環境監測分析,此一行動的目標首年將建立海草苗圃,預計培植約2萬株種苗用於後續復育工作,以期減緩海草生態系的衰敗,也幫助弱化的海草族群恢復族群數量,讓海草生態系逐漸恢復功能。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