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鴻海電車新布局/鴻海布局自造家用車 車業人士點出3關鍵隱憂
  • A-
  • A
  • A+

圖、文/鏡週刊

劉揚偉布局電動車多年,幾乎所有乘用車款都有開發對應產品
劉揚偉布局電動車多年,幾乎所有乘用車款都有開發對應產品。

在鴻海董事長劉揚偉的調度指揮下,鴻海決定來到高雄橋頭科學園區打造電動車製造基地。對此,車業人士也點出3大關鍵隱憂,分別是此時正值車業產能過剩,現在入局的時間不算太好,其次是產能與訂單恐怕銜接不上,以及製造實力仍待觀察。最後不得不提,鴻海此次出手,可能會挑動與合作夥伴裕隆集團之間的敏感神經。

對於劉揚偉回到高雄打造電動車基地的精心佈局,看在車業眼中仍有不少疑慮。首先就是台灣汽車業正面臨最大危機,就是產能過剩。「目前台灣受到關稅、貨物稅雙稅未定,已讓國內車市陷入寒冬,加上官方為圍堵中國車,祭出國產自製率新制,更讓許多國產車廠做不下去了,甚至有人準備撤退,本土汽車零件供應鏈恐將逐步萎縮,劉揚偉還要參一腳,時機似乎不太好。」同時銷售國產與進口車的資深車商不諱言地說。

再者,鴻海即將興建的橋頭二廠,目前還是一片荒蕪,熟捻車業的人士直言,打造產線至少要花一年半到兩年的時間,現在要自行供給國際客戶Model C仍是緩不濟急。「更何況,接下來沒有足夠訂單支撐產能,那鴻海投入的廠房、設備、人力支出都是燒錢,對於精打細算的劉董來說,絕對不可能。除非他還有別的打算。」資深車業人士說。

 

由裕隆旗下納智捷銷售的n7(Model C),是目前鴻華先進設計、在市面上賣最好的車種
由裕隆旗下納智捷銷售的n7(Model C),是目前鴻華先進設計、在市面上賣最好的車種。

除訂單來源外,車業人士另一質疑,就在於鴻海的造車實力仍未受到市場驗證。「鴻海目前生產規模最大的車種Model C,都是靠有幾十年造車經驗的裕隆三義廠,過去與多家新創車商合作最後都無疾而終。更何況,與iPhone相比,汽車製造複雜度更高,加上穩定性與安全性更是重中之重,不是鴻海想的那麼簡單。」擁有多年製造經驗的國產車廠直言。

 

目前為鴻海代工電動車的正是裕隆三義廠
目前為鴻海代工電動車的正是裕隆三義廠。

像是2010年日本豐田(TOYOTA)就曾因剎車系統、油門踏板和踏墊問題發生的『煞車門』事件,當時在全球召回的汽車超過854萬輛,付出成本高達23億美元(折合新台幣700億元),一度動搖豐田王朝,說明投身汽車業的製造壓力、品質控管都較一般消費性電子產品更加複雜與嚴謹。

 

圖/鏡週刊
圖/鏡週刊

對於鴻海低調啟動高雄生產基地的大投資,在台代工夥伴裕隆似乎已有所警覺,上週(20日)在裕隆法說會中,總經理許國興更直接喊出「未來會尋求新的代工機會,歡迎與國內生產工廠有更多合作。」雙方未來互動十分值得觀察。

 

更多鏡週刊報導
封面故事/鴻海斥資38億打造高雄電車基地 劉揚偉台灣製造新布局曝光
鴻海電車新布局/鴻海低調布新局 獨家揭露38億高雄打造電車基地
鴻海電車新布局1/電動車從美國製造改為MIT 鴻海雙贏算盤撥的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