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被盯上了!港商台辦事處遭美列管 經濟部緊急喊話防出口違規
  • A-
  • A
  • A+

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美國商務部近日將32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名單,其中包含一間港商在台設立的辦事處,引發外界關注。經濟部表示,該辦事處並無進出口資格,將進一步查核實際經營業務是否與申請內容相符,並提醒台灣業者在出口時務必落實盡職調查,確保最終用途與使用者合規,以避免觸及國際制裁風險。(示意圖/PIXABAY)
美國商務部近日將32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名單,其中包含一間港商在台設立的辦事處,引發外界關注。經濟部表示,該辦事處並無進出口資格,將進一步查核實際經營業務是否與申請內容相符,並提醒台灣業者在出口時務必落實盡職調查,確保最終用途與使用者合規,以避免觸及國際制裁風險。(示意圖/PIXABAY)

 

美國商務部近日再度更新「實體名單」(Entity List),將全球共32個實體列為管制對象,其中包括中國23家、印度1家、伊朗1家、新加坡1家、台灣1家、土耳其3家,以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2家。名單公布後,引起國內產業關注。

根據美方說明,此次遭列名的原因包括:支持中國軍事現代化、參與中國先進運算及晶片製造與銷售、提供裝備予軍事或安全部門,以及協助俄羅斯取得軍事用品等。

經濟部進一步指出,本次台灣遭列入的實體,其實為港商在台設立的辦事處。經初步查核,該辦事處並無進出口廠商資格,後續將再確認其實際經營內容是否與當初申請設立時相符,必要時也會配合相關規範進行處理。

經濟部強調,我國作為國際社會的一員,肩負防止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擴散的義務。若有實體因涉入武器擴散活動而遭國際制裁,我國亦可能將其列入國內管制名單。經濟部提醒國內業者,出口貨品時務必落實「盡職調查」,尤其應針對最終使用者及使用用途進行查核,以降低違規風險。

為協助業者理解並遵循相關規範,經濟部持續加強宣導。今年1月至8月間,已舉辦16場出口管制宣導活動,並特別邀請熟悉美國出口管制與制裁法規的專業律師,向國內廠商說明最新規定與實務案例,協助業者在全球供應鏈中維持合規運作,避免因誤觸敏感規範而遭致制裁。

經濟部呼籲,隨著國際局勢日趨複雜,企業若忽視合規風險,不僅可能影響自身商譽,更可能衝擊台灣作為全球科技產業關鍵供應鏈樞紐的地位。唯有政府與業界共同落實風險管理,才能在國際競爭中維持長遠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