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李宜樺報導

再幸福的家,也可能在債務面前一夜崩塌。日本一名35歲男子原以為終於買下「夢想之家」,卻被現實撕碎——疫情失業、婚姻破裂、房貸追繳,他的人生瞬間跌入谷底。直到他選擇堅守兩個信念:「懂得求救、不忘付出」,才從地獄爬回光明。
根據《Finasee》報導,水野達也(化名)原是上班族,與妻子兩人為迎接孩子誕生,而貸款購屋,卻在疫情衝擊下被公司裁員。轉職誤入黑心(長期超時、高壓)企業後,他與妻子爭執不斷,最終不幸離婚。離婚後,他仍堅持每月寄出女兒的養育費,即使當時已開始拖欠房貸。
失婚、失業、債務纏身 他仍選擇面對
那段時間,水野先生說:「每天被銀行催款電話逼到崩潰邊緣」、「我覺得自己快被生活吞沒」。絕望中,他鼓起勇氣向地方政府的法律諮詢求助。那次主動伸手,是他第一個信念——懂得求救。在一名加藤律師的建議下,他採取「任意出售」(日文:任意売却(にんいばいきゃく),意思是指在房屋貸款無法繼續償還、但尚未被法院強制拍賣(競拍)之前,債務人(屋主)在金融機構(債權人)同意下,主動出售房產以償還貸款的程序。)制度,以出售方式結束債務、避免房屋被法拍。那一刻,他親手放下夢想(之屋),也重新掌握命運。
不逃避責任 堅持付養育費讓他被看見
水野先生賣屋後仍剩下約200萬日圓債務,但他依然守著第二個信念——即使繳不出房貸,也要付女兒養育費。這份堅持打動了協助他的律師,她轉而聯絡前妻,說出那句改變命運的話:「明明繳不出房貸,還堅持付養育費,這樣的男人不壞呀。如果不討厭他,不如復合吧。」
從谷底爬出 重返家庭懷抱
最終,在律師的說服下,前妻主動聯絡水野,兩人決定重新開始,再重拾幸福。水野搬回妻子娘家照顧岳父母,雖在小城市,但他突然發現這裡的因為人力短缺,其實就業機會比相像地多,最後水野在當地餐飲店重獲工作機會,還被比他還年輕的老闆重用,讓他對自己也重拾了信心。如今女兒重展笑容、家庭重聚,他說:「我失去了房子,但找回了家。」
在破產與救贖之間,他用行動證明——有時候,最強大的信念,不是忍耐,而是勇敢求救與不放棄愛。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