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新聞幕後/卡位AI醫療!從NVIDIA到榮總 鴻海布局全揭密
  • A-
  • A
  • A+

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鴻海攜手台北榮總、NVIDIA、諾貝爾眼科三方聯手,全面佈局智慧醫療。從虛實整合的數位孿生醫院、AI多模態診斷模型,到眼底AI分析與遠距照護,打造橫跨臨床、研發、場域的智慧醫療生態鏈,成為台灣醫療科技輸出國際的新引擎。(圖/鴻海提供)
鴻海攜手台北榮總、NVIDIA、諾貝爾眼科三方聯手,全面佈局智慧醫療。從虛實整合的數位孿生醫院、AI多模態診斷模型,到眼底AI分析與遠距照護,打造橫跨臨床、研發、場域的智慧醫療生態鏈,成為台灣醫療科技輸出國際的新引擎。(圖/鴻海提供)

 

 

鴻海不只會做手機,也正悄悄改寫台灣的醫療版圖。從智慧醫院的數位孿生,到讓AI走進診間、深入護理站,鴻海正聯手NVIDIA、臺北榮總與諾貝爾眼科等關鍵夥伴,完成橫跨產、醫、學的國策級佈局,一步步推動智慧醫療在台灣開花結果。

 

鴻海攜手台北榮總、NVIDIA、諾貝爾眼科三方聯手,全面佈局智慧醫療。從虛實整合的數位孿生醫院、AI多模態診斷模型,到眼底AI分析與遠距照護,打造橫跨臨床、研發、場域的智慧醫療生態鏈,成為台灣醫療科技輸出國際的新引擎。(圖/鴻海提供)
鴻海攜手台北榮總、NVIDIA、諾貝爾眼科三方聯手,全面佈局智慧醫療。從虛實整合的數位孿生醫院、AI多模態診斷模型,到眼底AI分析與遠距照護,打造橫跨臨床、研發、場域的智慧醫療生態鏈,成為台灣醫療科技輸出國際的新引擎。(圖/鴻海提供)

 

開啟這盤大棋的,是鴻海攜手NVIDIA打造的數位孿生智慧醫院計畫。在AI底層架構與臨床模擬應用上,鴻海與NVIDIA的合作,已為智慧醫院奠下技術根基。鴻海利用NVIDIA Hopper GPU與DGX超級電腦打造「Hon Hai Super AI Computing Center」,訓練大型醫療模型,應用於心臟疾病、視網膜影像與語音辨識等臨床任務,並整合於鴻海自研平台「CoDoctor AI」。

在應用層面,鴻海與台中榮總、白沙屯童醫院、耕莘醫院等單位合作,導入智慧護理機器人「Nurabot」,負責藥品配送、檢體運送與夜間巡邏等高頻任務。Nurabot搭載NVIDIA Omniverse數位孿生模擬與Holoscan感測平台,可在虛擬病房完成訓練後無縫銜接實際場域,大幅降低臨床導入風險。

台中榮總護理部副主任劉淑芳表示:「Nurabot平均可減輕護理人員三成工作量,協助處理疲勞性與重複性任務,讓護理人員能專注照護本業。」目前該院已進行實地試驗,預計年底前部署多台裝置。這項合作不僅展現鴻海從AI算力延伸至臨床應用的技術縱深,也標誌台灣智慧醫療正式邁入虛實整合新時代。

 

鴻海攜手台北榮總、NVIDIA、諾貝爾眼科三方聯手,全面佈局智慧醫療。從虛實整合的數位孿生醫院、AI多模態診斷模型,到眼底AI分析與遠距照護,打造橫跨臨床、研發、場域的智慧醫療生態鏈,成為台灣醫療科技輸出國際的新引擎。(圖/鴻海提供)
鴻海攜手台北榮總、NVIDIA、諾貝爾眼科三方聯手,全面佈局智慧醫療。從虛實整合的數位孿生醫院、AI多模態診斷模型,到眼底AI分析與遠距照護,打造橫跨臨床、研發、場域的智慧醫療生態鏈,成為台灣醫療科技輸出國際的新引擎。(圖/鴻海提供)

 

延續智慧醫療戰略版圖,鴻海近期宣布與臺北榮民總醫院簽署合作意向書,雙方將聚焦臨床驗證、AI醫學模型研發與智慧醫院建設三大領域,開創「臨床實證×AI模型×醫療場域」的創新結構。鴻海同時宣布,將於三年內捐贈三億元經費支持研究與系統開發,於北榮院區成立智慧創新研究室,推動AI在癌症、神經、心臟及老化疾病的臨床應用。

此次合作以「Dangerous(危險)」、「Repetitive(重複)」與「Value(價值)」三大面向為核心。雙方將導入化療與放射性藥品自動化配藥系統,打造更安全的作業環境;應用AMR智慧搬運與外骨骼裝置減輕醫護負擔;並以AI多模態醫學模型結合數位孿生技術,開發臨床輔助決策系統,讓AI真正成為醫師的第二助手。

北榮院長陳威明表示:「這是醫療與科技攜手的關鍵一步。北榮有全台最完整的臨床資料,鴻海有最強的AI運算能量,雙方合作能讓AI不只是看數據,而是理解病人。」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則指出,這場合作不只是企業與醫院的聯手,更是「台灣、榮總、鴻海」三強結盟的起點,目標是讓台灣在AI醫療領域立足國際。

 

鴻海攜手台北榮總、NVIDIA、諾貝爾眼科三方聯手,全面佈局智慧醫療。從虛實整合的數位孿生醫院、AI多模態診斷模型,到眼底AI分析與遠距照護,打造橫跨臨床、研發、場域的智慧醫療生態鏈,成為台灣醫療科技輸出國際的新引擎。(圖/鴻海提供)
鴻海攜手台北榮總、NVIDIA、諾貝爾眼科三方聯手,全面佈局智慧醫療。從虛實整合的數位孿生醫院、AI多模態診斷模型,到眼底AI分析與遠距照護,打造橫跨臨床、研發、場域的智慧醫療生態鏈,成為台灣醫療科技輸出國際的新引擎。(圖/鴻海提供)

 

鴻海智慧醫療版圖不僅限於臨床醫學,也向視覺健康延伸。今年8月,鴻海與諾貝爾視光科技簽署「AI視覺醫療革命」合作備忘錄,共同開發以AI Agent為核心的眼底影像智慧分析系統,以及近眼顯示(Near-Eye Display, NED)臨床研究。

雙方聯手開發的「CoDoctor Eye」平台,可在遠距診療中即時完成視網膜病灶偵測、風險分級與診斷建議,並透過AI Agent自動回饋臨床判斷。未來將部署於全台25家諾貝爾眼科診所,並應用於偏鄉初篩,推動「AI先行、醫師決策」的新式視覺照護模式。

諾貝爾視光董事長陳美齡醫師表示:「鴻海的AI技術與我們的臨床經驗結合,讓視覺照護走向智慧化、在地化,也讓AI真正服務於每一個人的眼睛健康。」

此合作亦納入鴻海主導的「台灣數位健康大聯盟」(HiMEDt),形成跨界醫療生態鏈,串聯醫療、科技與光學產業,推動AI健康技術落地化與國際化。

 

劉揚偉多次強調:「我們不只製造未來的硬體,更在建構未來的健康。」當AI成為醫療的新引擎,鴻海,正為台灣打造屬於自己的智慧醫療新國力。鴻海自1974年創立以來,已從製造巨擘轉型為AI智慧平台領導企業。「3+3轉型策略」中的「數位健康」正是核心之一。透過結盟全球科技夥伴與國內醫療龍頭,鴻海逐步完成從AI研發、臨床驗證、到醫療實務落地的完整閉環。

 

鴻海攜手台北榮總、NVIDIA、諾貝爾眼科三方聯手,全面佈局智慧醫療。從虛實整合的數位孿生醫院、AI多模態診斷模型,到眼底AI分析與遠距照護,打造橫跨臨床、研發、場域的智慧醫療生態鏈,成為台灣醫療科技輸出國際的新引擎。(圖/鴻海提供)
鴻海攜手台北榮總、NVIDIA、諾貝爾眼科三方聯手,全面佈局智慧醫療。從虛實整合的數位孿生醫院、AI多模態診斷模型,到眼底AI分析與遠距照護,打造橫跨臨床、研發、場域的智慧醫療生態鏈,成為台灣醫療科技輸出國際的新引擎。(圖/鴻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