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財政部次長阮清華表示,強調登記普發現金的時間非常充裕,民眾無需擠在第一天登記。他說明,今(114)年現金登記作業將自11月10日展開,至明年4月30日為止,整整近半年時間,採不分流方式進行,系統容量與處理速度均經過優化,可有效因應高峰人流,請民眾安心操作,不必趕在第一時間湧入。
回顧112年的作業經驗,首日即湧入65萬人次登記,儘管當時設有十天分流措施,但仍因操作量集中與天候因素出現短暫「塞車」情形。為避免重演,財政部已在今年預先進行系統壓力測試,提升伺服器負載能力,確保首日甚至首小時的湧入流量能順利處理。阮清華呼籲,民眾應選擇線上登記的便捷方式,減少外出與現場排隊的風險。
「我們希望民眾多利用數位管道,不用出門、不用排隊,也能順利完成登記並獲得撥款,」阮清華說。
登記從11月10日開跑,雖預期首日仍會有較多人湧入,但後續登記人數將趨於穩定。他指出,初期可能會出現登記後需一至兩天才入帳的情況,待系統流量趨緩後,便能做到當天登記、當天入帳。登記平台將依時間順序處理,不會因時間早晚影響民眾權益,因此不需急於搶在首時段完成。
針對入帳安排,財政部此次明確要求各金融機構統一於11月12日才可入帳,相關入帳資料則在11月11日下午6時後才會提供。阮清華指出,去年因金融機構作業時間不一,部分單位在首日(週一)過早撥款,導致作業混亂,今年特別要求業者遵守統一規範。
財政部已在作業前函文通知所有參與銀行,並與普發現金的系統業者充分溝通,不僅限縮可操控的撥款時段,也強調金融業屬高度治理產業,應遵守規定,不可自行提前入帳。財政部也設立作業規約,確保發放流程一致性與公平性。
今年10月12日起已啟動預登記作業,提供民眾提早填寫資料,正式登記則自11月10日開放,無需分流,登記平台將長期維持開放至明年4月30日。阮清華補充說,即使是最後一天登記,只要符合條件,系統仍會依序完成撥款,不會影響權益。
最後,他再次強調,登記與撥款作業已充分優化,民眾可依個人方便的時間進行登記,毋須集中於首日或首時段,亦不必擔心延遲入帳的問題。只要依平台指引操作,便能安心完成登記,順利領取款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