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特斯拉準備漲價?「零中國化」壓力爆表、供應鏈價格壓不住了
  • A-
  • A
  • A+

記者鍾釗榛/綜合報導

美製特斯拉將全面擺脫中國供應鏈。(圖/翻攝TESLA)
美製特斯拉將全面擺脫中國供應鏈。(圖/翻攝TESLA)

為因應川普政府的「美國優先」路線,加上美中關稅戰升溫,特斯拉近日已正式通知美國本土供應鏈,未來1到2年內,所有美國製造車款都必須完全排除中國製零件。這不只限於一般金屬零件,就連最關鍵的電池模組、電子控制系統都必須找替代來源,供應商可說是被迫全線大換血。

未來1到2年內,所有美國製造車款都必須完全排除中國製零件。(圖/翻攝TESLA)
未來1到2年內,所有美國製造車款都必須完全排除中國製零件。(圖/翻攝TESLA)

說得容易做得難

雖然特斯拉喊得響亮,但供應鏈反應卻一面倒認為「執行難度爆高」。原因很簡單,中國車用供應鏈的完整度、價格競爭力與生產量能,全世界少有對手。要在短時間內找到同樣便宜又夠量的替代品,難度堪比重新打造一座迷你產業鏈。供應商甚至預估,未來成本可能大幅飆升。

製造成本提高將反映在車價上。(TESLA提供)
製造成本提高將反映在車價上。(TESLA提供)

特斯拉也有苦衷

美國目前是特斯拉全球最大銷售市場,而在美國販售的車款也都在美國本土工廠製造。相反地,上海超級工廠則大量使用中製零件,供應中國、亞洲與部分歐洲市場。但在川普政策影響下,美國工廠勢必要走向「零中國化」,否則未來可能面臨額外關稅甚至政策阻力。

全面去中化倒數啟動

雖然特斯拉提出的計畫相當明確,但供應鏈普遍認為完整轉換至少需要一到兩年,加上供應商必須重新認證零件、調整產線、生產成本上升,這場「去中化」工程勢必成為未來兩年特斯拉供應鏈最大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