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搶食逾4.7兆元市場!分析師看旺「這5類股」:大跌大買,小跌小買
  • A-
  • A
  • A+

圖、文/CTWANT

 

AI正逐步成為智慧型手機市場的一項關鍵趨勢。(圖/黃鵬杰攝)

▲AI正逐步成為智慧型手機市場的一項關鍵趨勢。(圖/黃鵬杰攝)

蛇年AI大浪衝向手機市場,台股漲一波,投資人還有哪些機會?黑石財經執行長溫建勳對CTWANT記者指出,「AI手機」相關的軟體股、邊緣運算概念股,以及提升傳輸速度的WiFi、伺服器、射頻等概念股,都將受益於這波技術浪潮,但是「大跌大買,小跌小買」,他提醒投資人,避免追高而陷入長期被套。

實際上,AI手機這個概念不新鮮,工研院產科國際所資深分析師呂珮如接受CTWANT記者採訪時介紹,早在2010年Apple收購Siri時,AI在手機端像是「語音助理」,2017年融入影像場景,比如Face ID就是導入AI,強化手機安全識別,而去年的「AI手機元年」,則偏向Gen AI(生成式AI)市場。

Gen AI能成為手機大廠及供應鏈救星嗎?研調機構DIGITIMES預估,2025年智慧型手機市場出貨估為12.239億支,「全球AI手機市場的部分,2024年滲透率接近19%,今年預估上衝到33%,2026年會從原本的旗艦手機和高階手機,轉向中低階手機去做滲透,所以預估達到54%。」呂珮如分析。依Counterpoint Market Monitor統計,2024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平均售價(ASP)達到356美元(約新台幣11653元),由此推算,今年全球AI手機市場總營收上看4.7兆新台幣。

「目前研究看來,GenAI對消費者不是must have(必備品),偏向nice to have(可有可無的加分項)。」呂珮如直言,對品牌商而言,「它是可以加持手機產品的應用,以及抬升單價的創新亮點。」

從官方戰報來看,打頭陣的三星S25旗艦系列於4日啟動預購,以中華電信為例,最高階的Galaxy S25 Ultra就占了七成,反映出高階手機仍是最夯。台灣三星電子行動通訊事業部總經理陳啟蒙透露,公司目標是「成長二成」,他認為,「AI手機改變市場生態,經營重心從原本600美元(約新台幣19632元)以上手機,移轉到1000美元(約新台幣32721元)以上的超旗艦價格帶。」

華碩全球副總裁林宗樑也看好前景,預測「銷量成長三成」,高階手機部分還在成長,所以華碩鎖定高階,把全部資源投資在(2.5-3萬元)價格帶的市場。

溫建勳認為Deepseek的出現,對於落地和終端的使用會非常有幫助。(圖/溫建勳提供)

▲溫建勳認為Deepseek的出現,對於落地和終端的使用會非常有幫助。(圖/溫建勳提供)

 

另外,DeepSeek以低成本開發出媲美GPT-4o的AI模型,震撼全球科技市場,並迅速蔓延,手機端的應用更備受關注。「Deepseek的出現,對於落地和終端的使用會非常有幫助,以前的AI概念大多是上雲端,現在變成是下載到使用端,硬體越好,Deepseek就跑得更快更順,這對於AI PC或者AI手機非常有幫助。」溫建勳提及,未來一兩週中國企業將陸續推出多款新模型,市場應用豐富可期。

從智慧手機產業鏈來看,離不開眾多上下游廠商支持。以高通(美股代號:QCOM)與聯發科(2454)為例,這兩家晶片巨頭正全力研發新一代支持AI運算的處理器與NPU,在全球市場中擁有強大話語權。呂珮如直言,「AI晶片」確實是台灣製造供應鏈最能分到一杯羹的部分。

AI能否推動今年換機需求?呂珮如持保守看法,「不太強烈」,「比較偏向品牌廠商為了要去結合一些新的應用,增加它背後有可能帶動的營收。」電信業者也表示,如今AI手機當道,得看各廠牌有無端出殺手級功能,若在軟體上有感升級,或許可催出換機潮。

蘋果iPhone 16全系列新機上市,中華電信董事長郭水義(中)歡迎果粉進入門市搶購。(圖/報系資料照)

▲蘋果iPhone 16全系列新機上市,中華電信董事長郭水義(中)歡迎果粉進入門市搶購。(圖/報系資料照)

正如YouTube頻道「邦尼幫你」所言,AI功能對大部分人而言,並非用不到,而是根本不會用。他舉例一位長輩,教會對方三星S23 Ultra的「消除反光」功能後,之後出去旅遊「每一張圖片都有消反光啊」!如何讓AI普及到一般人也會用,絕對是接下來AI手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我還是看好AI手機。」曾先後任職元大投信、凱基投顧、國票金控的溫建勳提及,「你就想想看AI手機跟一般手機有不一樣?它更人工、智慧,圖像呈現更好。」、「圖像軟體的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看好,另外鏡頭、邊緣運算以及能夠提升傳輸速度的WiFi、伺服器、射頻等概念股,都表現亮眼,有望迎來新一波上漲行情。」

至於操作策略,溫建勳提醒,考量到美國關稅政策等不確定因素太高,第一季因關稅影響而提前拉貨等情況,「不建議盲目長期持有,大跌大買,小跌小買,至少你要跌到月線,不要追高,追高很容易直接套牢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