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謝金河實地參訪新漢,見證傳產設備轉型再利用的典範案例。台灣ICT產業競爭激烈,企業在轉型與淘汰間持續自我進化。(圖/翻攝自謝金河臉書)
「企業的物競天擇,永不止息!」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近日造訪位於林口的新漢公司,對該公司在AI產業的最新布局進行了深入了解。他指出,新漢在工業電腦領域深耕多年,近來積極跨足機器人控制器領域,正迎來新一波轉型契機。謝金河表示,年初曾專訪新漢董事長林茂昌,當時新漢因為切入機器人控制器領域,股價一度大漲,市場關注度大幅提升。此次實地走訪新漢工廠,則是希望更全面了解其產業戰略與生產實況。
謝金河指出,車子駛過林口文化二路時,映入眼簾的是鄰近華亞科技園區的科技大廠,其中規模最龐大的便是廣達的林口總部,這塊廠址原先屬於中環,後來由中環出售。如今中環的子公司「富晶通」則設於新漢大樓的一樓,而新漢的主要生產線則設於四樓。
「讓人驚訝的是,這條生產線竟是2000年前後,中環在磁碟片熱潮時所使用的原有設備!」謝金河透露,如今這條舊生產線由中環租予新漢,用來生產工業電腦,維持傳統PCB與插件的製程方式。從CDR產業到工業電腦,正好見證了台灣科技產業隨時代變遷的縮影。
他進一步指出,這些年來,中環透過賣地與出租廠房求生,但營運仍陷虧損泥淖,如今甚至將股票操作作為主要業務。但相較之下,原本中環的土地如今成為廣達基地,廣達則轉型成功,強勢切入AI供應鏈,今年EPS更可能挑戰20元,堪稱產業龍頭。
在參觀新漢的過程中,謝金河提到,他們穿越一條長廊,地面上寫著「工業4.0」的標語。他說:「這正是新漢當前的發展戰略,林茂昌董事長自1992年創立新漢,今年是否能藉由機器人控制器市場開拓出新的藍海,是他們最關鍵的挑戰!」
對於台灣ICT產業的整體發展,謝金河最後強調:「台灣企業一直在經歷著物競天擇的激烈過程,有人被淘汰,也有人奮起向前。這樣的競爭正是台灣不斷成長的最大動力來源!」
▲謝金河實地參訪新漢,見證傳產設備轉型再利用的典範案例。台灣ICT產業競爭激烈,企業在轉型與淘汰間持續自我進化。(圖/翻攝自謝金河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