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新官上任三把火!電電公會新任理事長劉揚偉 率領台商尋找下一科技金脈
  • A-
  • A
  • A+

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當選電電公會新任理事長,他宣布三大戰略目標,擘劃全球科技園區與AI平台生態系。面對國際變局,劉揚偉強調大型企業有責任扶持中小企業共度挑戰。(圖/記者師瑞德攝影)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當選電電公會新任理事長,他宣布三大戰略目標,擘劃全球科技園區與AI平台生態系。面對國際變局,劉揚偉強調大型企業有責任扶持中小企業共度挑戰。(圖/記者師瑞德攝影)

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電電公會)15日舉行第27屆第1次會員代表大會,並完成新任理監事改選。現任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接棒出任理事長,首次在新職位公開亮相即發表就任談話,明確勾勒工會未來方向與戰略目標。他首先感謝前任理事長李詩欽、代理團隊及第26屆理監事的辛勞,並強調將延續「永續發展、科技創新、能源轉型、國際布局」四大核心理念,進一步帶領工會邁向新局。

劉揚偉指出,目前電電公會擁有3,005家會員企業,員工總人數高達92萬7,153人,橫跨資通訊、半導體、光電等16大產業,總產值與出口總額約占台灣一半,是支撐台灣「科技王國」地位的關鍵力量。他也提及,工會已在國際間建立高能見度,甚至在出訪墨西哥會見該國總統及州長時,對方主動談及工會,可見其國際合作價值備受肯定。

針對當前中小企業面臨的挑戰,劉揚偉坦言,國際經貿環境快速變動,尤其關稅與地緣政治風險讓不少中小企業經營困難。工會會員中超過七成為中小企業,他呼籲大型企業應透過工會平台,分享經驗與資源,攜手協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未來製造將走向「區域製造」與「虛擬智造」,這對中小企業既是挑戰,也是機會,需仰賴具備國際視野的大型企業帶領突破語言、法規與技術障礙。

他也指出,新一屆工會將聚焦三大戰略目標:一是打造全球性的「台灣科技園區」,如在波蘭、墨西哥、印度與沙烏地阿拉伯等地推動設立台灣園區;二是落實AI平台策略,打造新產業生態系,讓中小企業能借力使力,共同參與AI時代的機會與紅利;三是推動「分享、合作、共融」的價值觀,深化產業合作基礎。

針對媒體提問川普政策是否會影響印度投資,劉揚偉以電電公會活動不談公司事務回應。談及是否會與黃仁勳共進晚餐時則笑說:「他每次來幾乎都去同樣地方吃飯,我們應該又會碰面。」。

在評論產業趨勢時,劉揚偉表示,下半年成長趨緩並非市場需求問題,而是匯率變動所致。從原本33元到現在不到30元,等同影響10%營收,雖以台幣計價看似下滑,實則美金營收穩定。他也強調Computex重點將是AI與機器人,這兩者的結合將對台灣產業轉型與國家發展造成深遠影響。

談到國際佈局計畫時,劉揚偉透露,未來幾個月將密集出訪,包括六月前往歐洲、七月赴印度、九月或十月則到墨西哥,美洲行程亦可能排入九月,具體安排仍待與電電公會理監事會議後依會員意願調整。被問及是否會納入中東布局,他表示肯定,並指出中東國家正積極推動製造產業,工會希望能整合台灣企業力量,在當地建立產業聚落。

最後,劉揚偉強調,電電公會新一屆理監事注入眾多新血,組織年輕化令人期待。他期盼未來透過團隊協作與平台化服務,以「分享、合作、共榮」為核心理念,引領ICT產業邁向新高峰,持續鞏固台灣在全球產業鏈中的關鍵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