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英國財政大臣里夫斯(Rachel Reeves)因財政壓力近期在下院會議中拭淚。(圖/翻攝自X平台@rachelreevesmp)
英國股匯債市上週(7月2日)突遭遇風暴侵襲,震撼市場信心,起因是英國財政大臣里夫斯(Rachel Reeves)在下院會議中拭淚的一幕,被電視直播鏡頭全程捕捉。唐寧街迅速啟動公關危機應對機制,不過將失態歸因於「個人問題」的說法,顯然無法平息各界的猜疑與不安。市場的劇烈反應,不免令人聯想起2022年時任首相特拉斯的「迷你預算」風波所引發的金融動盪。
FXTM富拓特約分析師陳文操發文指出,市場認為「落淚」事件多半與英國政府面臨的財政壓力有關。當首相施凱爾未明確表示里夫斯將在下屆大選中繼續任職後,市場開始擔心,在軍備雄心、社福支出以及基礎建設夢想的三重壓力下,繼任者(或里夫斯本人)可能無法嚴格恪守政府制定的財政規則。在秋季做出下一次預算決定前,不確定性將始終縈繞英國金融市場。近年來,相關事件進展對英債衝擊巨大;相關擔憂也會蔓延到英鎊匯率和英國股市。
不過雖然關於前首相特拉斯的潰敗聯想令人不安,但上周的市場拋售尚未發展成無序下跌。英國監管機構強化了對養老金槓桿交易策略的監管,這些交易手段在2022年引發了低價銷售浪潮,因此這次市場的崩盤風險受到一定抑制。儘管如此,在財政支出項潛在大增的壓力下,除非頒佈新的增稅決定,否則財政危機將難免到來。未來數月,金融市場——特別是英國公債料將處於神經緊繃的狀態。
如坐針氈的財政大臣
當前所有市場目光都集中在執政的工黨身上,尋找任何可能動搖英國經濟穩定的政治分裂跡象。首相施凱爾在事後試圖「補救」,他公開表示:「我對財政大臣充滿信心,她在過去12個月做出了非常重要的決定。」而里夫斯則拒絕給出「落淚」原因。自從去年秋季預算案以來,她始終承受巨大壓力。經濟學家指出,目前政府刺激經濟成長的政策收效甚微,而公共債務占GDP比例已接近100%。在此背景下,里夫斯可能被迫在下半年要籌措數百億英鎊稅收收入,以彌補日益擴大的財政缺口。而無論最終由誰頒佈秋季預算計畫,都將面臨一連串極為艱難的決定。但遵守現有的財政規則仍至關重要,財政部的應對方式將直接影響市場信心和政府決策的公信力。有分析認為,堅持現有財政規則,並根據政府優先事項,靈活結合增稅和控制支出等手段,可能是未來財政前進的方向。
央行加快降息步伐?
英國央行未來決策也陷於稅收抬高和經濟成長的矛盾中。市場現在預計英國央行將在年底前降息兩次,但如果里夫斯被迫加稅,降息時程可能提前。英國央行決策者泰勒近日表示,隨著經濟活動放緩,實現軟著陸的風險正在上升。而疲軟的5月GDP預測暗示經濟將繼續收縮。英國央行6月會議的投票結果出人意料地分成三派意見,泰勒就是兩位支持降息50基點的委員之一(最終決定是降息25基點,符合市場主流預期)。不過央行多半在降息速度和幅度的提升方面姿態謹慎,因為如果財政政策趨向激進,通膨風險將因此重燃。所以儘管對經濟放緩表示擔憂,但泰勒還是表示,「我們並不一定需要更大幅度的降息」。預計在沒有額外衝擊的情況下,英國的中性利率可能接近2.75%。
關稅威脅蒙上陰影
短期內,8月1日川普對等關稅延後的截止日,亦可能對英國資產構成衝擊。川普與英相施凱爾於三周前簽署了英美《經濟繁榮協定》,但雙方並未完全兌現承諾內容,而且關稅的關鍵條款仍懸而未決。若川普屆時重新引入關稅,一次針對10個國家徵收20%-70%的關稅,恐將引發新一輪金融市場動盪。由於掌握著相對有利的利差優勢,英鎊對外貿政策的敏感性也將因此放大,而目前這一優勢因為英美的經濟走向而縮小。因此除非關稅風險得到控制,否則流入英國市場的外資可能減少,進而增加對英債、英股,乃至英鎊的壓力。雖然近日英鎊走勢顯著拉回,但在全球宏觀局勢複雜、英國政治風險以及貨幣政策前景不明等諸多影響逆向交織下,匯價尚未形成明確的方向性行情。從技術面來看,目前市場距離趨勢轉折位仍有空間,意味著多頭保留探尋波段更高低點的餘地。不過,畢竟MACD指標已數次出現頂背離,而自5月以來的升勢始終未能確立潛在的五浪結構,因此市場持續向上的前景仍存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