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謝金河:企業轉型不能等匯率幫你賺 市場早已換規則
  • A-
  • A
  • A+

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財訊社長謝金河分析關稅與匯率雙重壓力,呼籲企業升級求變,別再倚賴政策庇蔭,不應坐等老天賞飯吃。他也強調關稅談判代價高,台灣應清楚向全民說明讓利內容。(圖/翻攝自The White House)

▲財訊社長謝金河分析關稅與匯率雙重壓力,呼籲企業升級求變,別再倚賴政策庇蔭,不應坐等老天賞飯吃。他也強調關稅談判代價高,台灣應清楚向全民說明讓利內容。(圖/翻攝自The White House)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揚言重啟高關稅政策,震撼全球市場。對此,財訊媒體集團社長謝金河發文指出,關稅與匯率的雙重壓力,正將台灣本土企業逼入轉型關鍵期。他也點名台中市長盧秀燕於三三會的演講內容,視其直指關稅議題為「參選黨主席的起身炮,也是競逐大位的初試啼聲」。

謝金河表示,盧秀燕這次不是談地方政務,而是跳脫地方框架,直攻國家貿易政策,明言「若關稅超過10%,將對企業造成嚴重衝擊」。對此他回應,事實上目前川普對世界各國祭出的關稅門檻並不低,除了英國得到10%稅率的特殊待遇外,印尼、菲律賓、越南等國多數都面臨19%至20%的高關稅。他說:「如果按照盧市長的邏輯,全球每一個國家的企業都要死一遍了。」

針對台灣最終可能承擔的關稅比率,謝金河坦言外界眾說紛紜,有人說最高可能達35%,也有人認為是9.5%。但他強調,「最終結果仍取決於川普的『自由心證』」,這其實就是川普慣用的談判策略,先開高價,再看對手願意讓步多少。

他指出,越南與印尼近期已陸續對美國做出關稅讓步,進口稅降至零,顯示川普「對等關稅」的背後其實是「極不對等」的談判手法。他直言,若台灣想爭取較低稅率,勢必要在汽車、農產品等對美出口項目大幅讓利,而這種「有條件的交換」,政府也應該向國人清楚說明,「關稅是全民之事,不是一黨之私」。

除了關稅,匯率也是目前影響台灣企業營運的重要變數。謝金河批評央行近期放任新台幣急升的政策,他表示:「以往台幣升貶趨勢都屬穩健,這次卻在日圓、韓元未大幅升值的情況下,台幣獨強,明顯對企業造成可怕的匯損壓力。」

他提到,隨著美元指數自高點回落,新台幣升至29元附近,「應讓企業有喘息空間」,建議維持在29至30元區間,讓出口業者逐步調適。他也呼籲企業「升級求變」,別再倚賴匯率與政策庇蔭,「坐著等老天賞飯吃的時代已經過去」。

以近期財報為例,台塑四寶第二季合計虧損高達250億元,台泥則因電池廠失火雪上加霜,都是匯損與全球市況不佳的縮影。而謝金河也特別提到今日剛公布財報的台積電,儘管匯率不利,卻依然交出每股大賺15.36元、毛利率高達58.6%的亮眼成績,顯示真正具備技術優勢與全球競爭力的企業,依然能脫穎而出。

「關稅與匯率的變數,依然在空中盤旋。但企業不能被打倒,必須奮力求變。」謝金河最後強調,唯有轉型升級,才能在變動中存活,也呼籲政府在與美談判過程中務必透明公開,讓全民共同參與這場攸關產業命脈的戰略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