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富達國際認為,儘管美國新一輪關稅調整引發短期市場關注,印度與台灣兩大市場的長線投資價值依然穩固,短期波動不改台印供應鏈重塑重要地位。儘管關稅帶來不確定性,美方仍重視與台印的戰略經貿關係。(示意圖/PIXABAY)
富達國際亞太區投資總監Stuart Rumble針對美國新公布的對等關稅政策表示,儘管台灣與印度分別面臨20%與25%的加徵關稅,亞洲早盤市場反應相對理性,顯示多數投資人對此已有預期。短線雖不排除股市出現壓力,但在全球經濟重組與供應鏈重整的背景下,兩地經濟與產業體質仍具備長線增長動能。
根據美國白宮日前公布的行政命令,針對部分未與美方完成實質貿易協定的貿易夥伴實施對等關稅,其中印度被課徵25%,台灣為20%。富達指出,此舉雖帶來政策不確定性,但也透露出美方對台印雙邊經貿關係仍留有協商餘地。台灣與印度目前均與美方進行貿易磋商,有機會爭取最終稅率的調整與豁免。
Stuart Rumble分析,印度與美國的經貿互動已具戰略深度。美國是印度商品出口的最大市場之一,尤其在資訊科技服務、醫藥與關鍵礦產等領域的供應鏈韌性,讓印度成為美方不可忽視的合作對象。儘管此次關稅對短期貿易信心可能產生擾動,但印度的強勁內需與貨幣政策寬鬆基調,有望提供經濟支撐,抵禦外部風險。
至於台灣方面,富達研判雖尚未見到正式關稅細項公告,但市場普遍預期台美最終協議可能效法日本模式,將整體稅率下修至15%,並可能納入包括半導體在內的高科技項目。儘管目前台灣半導體產品仍列為豁免項目,美國根據《232條款》所展開的調查仍為未來政策走向增添變數。不過,台灣在全球科技產業供應鏈中具關鍵地位,美方亦有強烈動機維持與台灣在先進製造與通訊領域的合作穩定,雙邊對話空間仍大。
富達認為,儘管本次對等關稅政策可能對台印兩地市場短期造成信心波動,但從中長期來看,兩地的基本面仍然堅實。印度擁有強勁的人口紅利與製造能量,總體經濟結構具備韌性,近期貨幣寬鬆有助擴大內需消費;台灣則因受惠於AI、雲端運算、5G與先進晶片技術等結構性趨勢,出口動能不墜,2025年來自科技領域的外銷成長已成為GDP主要推力來源。
Stuart Rumble進一步指出,全球資金將持續尋找結構性成長市場,在評估貿易政策短期干擾的同時,更應關注產業動能與長線布局潛力。富達國際也建議投資人審慎分散風險、留意政策變化節奏,並把握印度與台灣在供應鏈重塑過程中所帶來的新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