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倪譽瑋報導

日前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表示,有考慮調整補助美國國內半導體產業的方式,改為「股份換補助」。他也發文點名台灣的晶片大廠台積電,「台灣距離美國9500英里,我們得自己生產晶片,不能依賴台灣」也點出「美國離中國僅80英里」;該文約在2小時後就被刪除,有媒體報導,相關人士透露,應是盧特尼克擅自發表的言論惹怒華府高層,才會發生本次刪文事件。
綜合《CNBC》等外媒報導,盧特尼克在接受專訪時表示,英特爾(Intel)也許是「晶片法」(Chips Act)的最大受惠者,法案為半導體製造商提供補貼,但政府實際上在「無償給錢」,盧特尼克也點名台積電是「白白拿錢。」並透露美國政府正與英特爾談收購10%股份,考慮將補助模式改為「股份換補助」。
台積電部分,盧特尼克表示,目前全球9成以上的先進晶片集中在台灣,對美國而言,風險實在過高。事後他更在美國駐北京大使館的X帳號發文重申,基於國安考量,「我們得自己生產晶片,不能依賴台灣。台灣距離美國9500英里,這樣的依賴顯然不可行。」盧特尼克也有談到中國,他稱「美國離中國僅80英里」,未批評該國的半導體政策。
但盧特尼克的發文,在官方X帳號張貼2個小時後就被下架。有媒體報導指出,應是華府高層不滿盧特尼克的言論,可能影響台美半導體關稅談判,才會將其下架。而有關人士表示,川普行政團隊中,負責與中國交流者以親中派佔上風,除了盧特尼克,駐華大使龐德偉(David Perdue)對北京的態度也較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