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北士科爭議越大!台新新光股價悄悄飆一年新高 合併效應顯現
  • A-
  • A
  • A+

財經中心/余國棟報導

 

台新新光金控股價自7月24日合併正式生效、兩大金控合而為一後,股價一路穩步上揚,從當時約16元盤底,短短三個月一度逼近20元整數關卡,漲幅約25%。(圖/台新新光金控提供)
台新新光金控股價自7月24日合併正式生效、兩大金控合而為一後,股價一路穩步上揚,從當時約16元盤底,短短三個月一度逼近20元整數關卡,漲幅約25%。(圖/台新新光金控提供)

 

新光人壽昨(16)日舉行北士科T17、T18地上權案開工動土典禮,現場由台新新光金總經理林維俊親自出席。雖外界關注輝達是否進駐北士科、並質疑開工時機引發爭議,但林維俊重申,新壽依法取得雜項執照,動土屬正當程序,「新壽沒有、也不會向台北市政府或納稅人拿一毛錢」,強調與市府是「夥伴關係」,目標一致都是要吸引輝達留在台北。

新壽指出,北士科案是依政府公開招標取得,所有設計與開發均依法申報、依法施工,不存在挑釁或規避程序的問題。新壽將在北士科打造「新光水岸森林園區」,基地總面積達3.9公頃,樓地板面積約5.5萬坪,未來完工後將結合AI、智慧城市與綠建築概念,打造北台灣科技廊帶新據點。

然而,外界聚焦爭議之際,台新新光金控股價卻逆勢強彈。自7月24日合併正式生效、兩大金控合而為一後,股價一路穩步上揚,從當時約16元盤底,短短三個月一度逼近20元整數關卡,漲幅約25%,創下一年來新高點。統計近6個交易日,三大法人合計買超近13萬張,連日爆量加碼,顯示市場對合併後的協同效應與財報體質轉強高度期待。

台新新光金控最新公布9月自結稅後純益75億元,累計前三季稅後純益達260.4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每股稅後盈餘(EPS)達1.51元。法人指出,合併後的財報效益明顯,主要來自資產重估與子公司獲利穩健,特別是台新銀行與新光人壽兩大核心事業動能強勁。

其中,台新銀行9月稅後純益達19億元,前三季累計154.6億元,年增10.7%,持續創下歷史同期新高,資產品質穩健、逾放比僅0.15%,備抵呆帳覆蓋率達819.36%,展現銀行本業韌性。台新人壽則在投資收益穩定下,9月稅後純益2.7億元。台新證券亦受惠股市成交暢旺,整體金控體系呈現「多引擎獲利」格局。新光人壽9月則由虧轉盈,稅後純益 0.3億元,資本利得挹注帶動轉正,外匯準備金充足,將持續優化避險成本與商品結構。

法人分析,自合併後,台新新光金的財報結構改善顯著,除整併產生的資產重估利益外,成本效率與資本結構同步優化,ROE可望逐步攀升。加上北士科地上權案若順利開發完成,不僅有機會帶來土地重估價值,亦象徵企業進軍智慧城市與AI產業鏈的新佈局。

觀察籌碼面,外資與投信近週同步加碼,推升股價強勢站穩所有均線之上,成交量明顯放大。分析師認為,市場已將北士科爭議視為短期雜音,若後續財報持續繳出高成長表現、AI園區順利動工落實,台新新光金有望晉升為「金融股新核心標的」。

法人預估台新新光金明年隨合併效益全面反映,EPS有望上看2元。若輝達確定落腳北士科,未來潛在土地與租金收益更將推升公司整體評價,投資人看好中長線仍具續航力。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