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劉宇鈞報導
網路瘋傳「15年時效充公存款」
近期網路流傳影片聲稱「15年後銀行可合法充公存款」,還以「65歲以上必看救錢秘笈」吸引點閱。但事實上,這是錯誤訊息,根據事實查核平台MyGoPen近日所發布的查核報告,金管會過去就已澄清,靜止戶制度在2014年全面取消,存款不會因帳戶靜止而消失。

靜止戶制度已在2014年取消
所謂「靜止戶」,指帳戶長期未使用且餘額不足時,銀行會限制提款卡、轉帳或網銀等功能。但帳戶內的存款不會消失,存戶仍能臨櫃領取。金管會早在2013年就澄清,不存在「15年請求權時效」問題。同年12月,立法院更要求金融機構全面解凍靜止戶,金管會隨後下令各銀行於2014年3月底前完成,從此台灣已不再有靜止戶。
「久未往來戶」新規防詐騙
近期因為詐騙盛行,各銀行確實針對長期無交易紀錄、存款不足的帳戶,暫停自動化交易或調降轉帳額度。此舉是為防堵詐騙,的確也引發民怨,立法院也建議金管會制定統一規範,而金管會也承諾會兼顧安全與便利,避免影響一般民眾。
網傳影片來源不可信
散布謠言的 YouTube 頻道「銀髮智財圈」於2021年成立,但可見的影片僅從2025年8月起,內容使用AI生成圖片與簡體字排版,並混雜錯誤訊息,可信度極低。

事實上,台灣自2014年起就全面廢除靜止戶制度,存款不會因「15年時效」而被充公。民眾應提高警覺,勿輕信來自不明頻道的錯誤訊息。
資料來源:事實查核平台MyGoP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