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真正的跳樓大拍賣來了!根據《路透社》報導,日本正掀起一場因日圓重貶而起的購物狂潮。來自亞洲各地的觀光客湧入東京銀座、大阪心齋橋與富士山Outlet,大手筆掃貨精品包、名錶與高端服飾,讓日本街頭宛如全球「奢侈品折扣中心」。不過,這場「觀光榮景」卻讓國際精品品牌頭疼不已,因為在日圓兌美元跌至38年低點之際,日本成了全球買名牌最划算的地方,導致亞洲其他市場銷售下滑、利潤空間被壓縮。
報導指出,日圓上月一度貶破1美元兌150日圓,創下近四十年新低,也讓日本迎來前所未見的「購物型觀光潮」。根據官方數據,光是6月就有310萬名外國旅客入境日本,朝突破2019年疫情前年度紀錄的3200萬人次邁進。日本政府預估,今年觀光客消費將達8兆日圓(約547億美元),成為長期低迷經濟中的少數亮點。
其中,以中國、東南亞與美國旅客為主的消費力最驚人。湖南來的29歲DJ張磊告訴路透社:「太便宜了!」他在東京銀座一次拎著兩袋Louis Vuitton與一袋鬼塚虎(Onitsuka Tiger)離店,還計畫接著買一只勞力士。銀座名店街上,不乏十多人在高溫中排隊進入LV、Dior與Chanel門市的景象,讓當地成了名副其實的「亞洲精品聖地」。
雖然人潮帶動日本精品銷售暴增,但對品牌母公司來說卻是苦樂參半。
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母公司LVMH財務長Jean-Jacques Guiony坦言,近來「亞洲銷售明顯轉移至日本」,讓中國市場陷入「通縮效應」。
「消費者暫停在本國購買,改到日本掃貨,這對我們在亞洲其他市場的利潤造成壓力。」Guiony在財報會上指出。
以LVMH旗下LV的熱門包款Alma BB為例,在中國售價為14,800人民幣(約2,050美元),而在日本則僅售279,400日圓(約1,875美元),若以上月最弱勢匯率計算,價格甚至低至1,725美元。要讓兩地價格拉平,日圓必須升值到1美元兌136日圓,而目前匯率仍在149上下徘徊。
瑞士歷峰集團(Richemont)與法國人頭馬君度(Remy Cointreau)也在財報中提到,日本銷售分別成長近60%與大幅增加,但因日圓貶值導致獲利率下降。人頭馬CFO Luca Marotta坦言:「觀光熱確實推升營收,但毛利變薄。」
奢侈品牌高層指出,這波趨勢正顯示出亞洲消費動能的「地理轉移」,中國與東南亞消費者不再在本地專櫃購買,而是選擇飛往東京、京都、甚至富士山Outlet血拼。印尼觀光客Annisa受訪時笑說:「這趟旅程的主題只有三個字,Shopping, Shopping, Shopping!」她與友人計畫先買Chanel,再轉往大阪、御殿場掃貨。
在富士山腳下的御殿場Outlet,從加拿大戶外品牌Arc’teryx到義大利精品Zegna,都因外國客源爆滿而創下營業新高。對日本而言,觀光消費的確成了帶動內需的重要推手;但對精品品牌來說,這卻是另一種隱憂,價格落差拉大,全球定價體系被迫失衡。
由於日圓波動劇烈,精品集團無法即時調整售價,只能暫時承受在日本市場的低毛利。LVMH財務長指出,「匯率變動可能在短期內迅速吞噬我們的定價策略。」本週日本央行升息後,日圓一度急升,讓業者的壓力再次浮現。
雖然旅客購物潮為日本零售帶來空前榮景,但對全球精品業而言,卻像一場「甜蜜的負擔」。當亞洲富裕階層選擇在東京銀座而非上海或首爾消費,品牌的區域布局、庫存與定價策略都被迫重新洗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