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獨家/地面師凶宅洗白術!6百萬瞬間變1千萬 林怡:手法很低端
  • A-
  • A
  • A+

記者陳韋帆/台北報導

「切割門牌」為凶宅洗白,並進一步獲利的方式,反而坐實詐欺罪嫌,勿以身試法。(示意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切割門牌」為凶宅洗白,並進一步獲利的方式,反而坐實詐欺罪嫌,勿以身試法。(示意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台灣近年地面師猖獗,除了詐取房地產,也有洗白凶宅方式,可瞬間讓6百萬凶宅,變成正常市值的1千萬,賺取差價,其手法就是將凶宅門牌進行切割,變成2間門牌號,導致購屋者查不到相關訊息。金門地政士事務所地政士林怡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該手法在坊間流傳已久,但手法很低端,只要被抓到,因為切割門牌的刻意舉動,反而坐實了詐欺罪嫌,提醒民眾不要以身試法。」

坊間流傳凶宅洗手法,舉例來說,黃泉路587號的公寓,有40坪、市價1千萬,發生凶案後,市值剩下6百萬,投資客進場收購後,進行門牌切割,向地政局申請2個門牌,變成黃泉路587號-1、黃泉路587號-2,再將2戶分別以500萬市價售予不知情買家,完成凶宅洗白並獲利4百萬。

「切割門牌」其實就是分戶,將1間房屋隔出2間以上獨立空間,個別申請門牌。(示意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切割門牌」其實就是分戶,將1間房屋隔出2間以上獨立空間,個別申請門牌。(示意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門牌切割行之有年 常見在店鋪使用

所謂的門牌切割,其實就是分戶,原一戶的房子,如果有辦法進行獨立區隔,向地方政府使用管理科申請「分戶證明」,再向戶政事務所申請門牌,就可切割成2個以上的房子,最常見就是大坪數的一樓店面,分戶後有可能變成2個或3個以上。

早期有不少投資人,為了逃漏稅,將房屋切割多戶,只要每戶都在市值10萬以下,就能避開房屋稅課徵,經修法後此漏洞已經補正;另外,初期面對豪宅限貸令,也有不少建商刻意將房屋1分為2,消費者一次購買同層2戶,就能突破限貸令,打通後使用上仍是1戶。

林怡表示,用門牌切割進行凶宅洗白,被告後,不僅要賠錢,還要面臨牢獄之災。(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林怡表示,用門牌切割進行凶宅洗白,被告後,不僅要賠錢,還要面臨牢獄之災。(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門牌切割用在凶宅洗白 抓到被告坐實詐欺之實

林怡表示,若採用「門牌切割」為凶宅洗白,即使門牌查不到,新屋主入住後,早晚也會從鄰居或其他人口中得知,一旦發現,新屋主若對賣家提告,不僅可主張「民事求償」,「刑法詐欺罪」也很容易成立。

她進一步說明,「詐欺罪」的成立,通常要有明確的出發點與行為,「門牌切割」的舉動,反而讓詐欺意圖更加明確,雙方對簿公堂後,新屋主除了房屋價損及損失外,還有機會獲得高額賠償,而詐欺行為人不僅賠錢,因觸法刑法,極有可能面對牢獄之災。建議投資理財應採用合法方式,不要賺不到錢,還惹了一身腥。

不良行為,請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