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獨家/台灣人已騎虎難下?房地產當經濟火車頭!章定煊:剩一條路走到黑
  • A-
  • A
  • A+

記者陳韋帆/台北報導

章定煊表示,房市現在一但崩盤,金融體系就會出現危機,台灣人基本上已騎虎難下。(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章定煊表示,房市現在一但崩盤,金融體系就會出現危機,台灣人基本上已騎虎難下。(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不少人將房地產當作經濟火車頭,但有經濟、工作機會等,建物居住的需求才能有所支撐,把話反過來說,真的對嗎?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章定煊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銀行放貸資金已過度集中不動產,而且不少人大多家庭收入都壓在房貸上,一旦房市崩盤金融體系就會出現危機,台灣人基本上已經騎虎難下,現在只剩下軟著路一條路可走,一條路走到黑了。」

2023年8月,內政部與財政部聯手推出「新青安貸」後,引爆全台瘋買房熱潮,房貸水位不斷攀升,多家銀行房貸水位拉警報(不動產放貸比28%),導致金融系統性風險攀升,一旦房市翻轉,就會引爆次貸風暴,央行總裁楊金龍為降低放貸水位,故祭出了第7波信用管制,房市買氣也因此急速萎縮迄今。

章定煊指出,台灣經濟已陷入惡性循環,一旦房市崩盤,就會重演日本經濟失落30年。(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章定煊指出,台灣經濟已陷入惡性循環,一旦房市崩盤,就會重演日本經濟失落30年。(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銀行資金過度集中不動產 台灣經濟已陷入困境

章定煊表示,現階段台灣經濟已進入惡性循環的狀態,銀行大多資金都在房地產,房價不斷高漲,而每個家庭多數收入都用扛房貸,大家剩下的錢就不多,消費降級、導致內需不振,而內需產業賺不到錢,員工薪資也無法提升,內需廠商也不會再去跟銀行借錢投資、擴增,銀行又繼續把更多錢放到房地產上。

一個國家的生產基本三元素,包括土地、資本、勞工,銀行卻把錢都流向房地產,如果無法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那就是降低勞工資金,賺到的錢大多繳房租去跟買房子去了,所以國內GDP目前大多只能靠出口外銷,一旦出口貿易也出問題,台灣經濟就會陷入絕境。

章定煊表示,台灣只剩「軟著路」一條路可走,並每天祈禱天佑台灣了。(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章定煊表示,台灣只剩「軟著路」一條路可走,並每天祈禱天佑台灣了。(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政府遲遲不動作為時已晚 剩「軟著陸」一條路走到黑

章定煊說,「我早已提醒過政府,卻被說是危言聳聽!」近年不斷放款給不動產,導致房價不斷暴漲,央行卻也不願承認房貸債務在GDP比重過大,還稱家庭資產大於負債,所以金融是穩定的,遲遲未有動作,這樣的結果就是讓經濟體系病入膏肓,一旦房市崩盤,日本經濟失落30年的情況就會在台灣重演。

他指出,台灣已經騎虎難下,經濟體質相當脆弱,如果房地產崩毀,金融體系立刻就會受到威脅,而國人扛的房貸立刻就會變成負資產,最終導致通縮,現階段說什麼都為時已晚,除了「軟著陸」沒有別條路可以走,只能一條路走到黑,每天燒香拜拜保佑,台灣房價不會有任何內外在原因讓房市瞬間崩潰,否則經濟也會瞬間崩毀進入通縮,祈禱天佑台灣。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