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李宜樺報導

甲骨文的一夜暴漲,關鍵推手正是OpenAI。Sam Altman再次把全球科技圈推上震撼舞台!從與博通合作開發定製 AI 晶片,到與甲骨文簽下高達 3000 億美元、為期五年的雲計算合約,這家新創公司,正押上一切資源,企圖打造所謂的「星際之門」數據中心。消息一出,市場譁然,因為這筆金額遠遠超過 OpenAI 現有年營收,這等於是宣告,這根本是一場孤注一擲的豪賭。
OpenAI豪賭 推升甲骨文股價暴漲
表面上,這是一場看似幸福的綁定合作:OpenAI 拿到前所未有的算力保障,甲骨文則迎來巨額訂單,博通也獲得 AI 晶片大單。據估計,雙方將打造 4.5 吉瓦的超大數據中心,相當於兩座胡佛水壩的供電量,足以支撐全球數百萬戶家庭。然而,這種空前的合作,也意味著雙方都把未來綁在對方身上,一旦需求或資金鏈斷裂,後果不堪設想。

博通甲骨文攜手 打造超大數據中心
根據財報,OpenAI 年營收僅 100 億美元,卻要承擔超過 600 億美元的年度運營成本;更驚人的是,要達到 2029 年才可能出現的盈利目標,至少需要再投入 440 億美元。與此同時,甲骨文自身的債務壓力也不容小覷,債務股本比率高達 427%,遠遠高於微軟的 32%。換言之,這場豪賭不只是 OpenAI 的壓力,連甲骨文都可能成為陪葬者。
OpenAI鉅債壓身 財務風險驚人
在外界眼中,OpenAI 有 ChatGPT 的流量神話撐腰,看似無懈可擊。但當營收增長難以匹配投資速度,投資人內心的不安正在加劇。微軟、亞馬遜等巨頭仍在旁觀,市場更質疑:這樣的模式究竟能撐多久?是未來的算力帝國,還是一場即將崩塌的泡影?
投資人憂心 OpenAI模式難以為繼?
OpenAI 的千億級賭注,帶來了短期的驚艷與長期的風險。當前它的每一步看似在邁向科技霸權,卻也讓外界看到現金流與債務的巨大黑洞。未來,這場豪賭能否換來真正的勝利,抑或只是將整個產業拖入新的不安?市場正屏息以待。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