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沒錢了!美國政府再陷關門危機!PIMCO警告:每週恐拖累GDP 0.2%
  • A-
  • A
  • A+

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美國政府因預算法案僵局陷入關門危機,10月1日起資金供應恐中斷。PIMCO警告,停擺每週將削弱GDP 0.1%至0.2%,若時間延長恐引發「非線性效應」,包括需求崩解與永久性經濟損失。市場提前反應,美元走弱、黃金上漲。分析認為,美國經濟正處成長空窗期,若政治僵局未解,後果恐超過2013年關門規模。(圖/翻攝自川普臉書)
美國政府因預算法案僵局陷入關門危機,10月1日起資金供應恐中斷。PIMCO警告,停擺每週將削弱GDP 0.1%至0.2%,若時間延長恐引發「非線性效應」,包括需求崩解與永久性經濟損失。市場提前反應,美元走弱、黃金上漲。分析認為,美國經濟正處成長空窗期,若政治僵局未解,後果恐超過2013年關門規模。(圖/翻攝自川普臉書)

 

由於聯邦參議院遲遲無法就支出法案達成共識,美國聯邦政府資金將自10月1日起被切斷供應,導致政府面臨自2018年以來首次大規模停擺。根據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最新報告估計,若停擺持續,每週將使美國年化實質GDP減少0.1%至0.2%,一旦時間拉長,經濟衝擊恐進一步擴大。

PIMCO指出,雖然短期內政府關門對總體經濟的直接影響有限,但若停擺時間超出預期,可能引發所謂「非線性效應」,包括需求快速萎縮、消費信心下滑、甚至部分經濟活動永久性流失。

在市場層面,投資人已提前反應潛在風險。風險性資產於關門前出現拋售潮,而停擺期間通常會見到債券殖利率上升、美元走貶、黃金價格攀升等現象。PIMCO分析,這些波動大多屬暫時性,黃金與利率變動則可能持續。

回顧2013年,美國政府曾因預算僵局關門16天,當時市場雖短暫震盪,但很快回穩。然而,PIMCO提醒,這次情況與2013年不同,當前缺乏迫使國會達成妥協的「自動重啟」機制,加上美國經濟正處於成長動能的「空窗期」,預期要到2026年初、隨新減稅政策上路後才可能恢復活力。

分析指出,若此次停擺時間延長,美國經濟恐面臨更深層的結構性風險,對企業投資、政府採購及消費支出都將造成連鎖衝擊。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