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導入AI讓能源會思考 商機就在這裡了!
  • A-
  • A
  • A+

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工研院在經濟部能源署支持下,於TIE創新經濟館展出綠能技術,展現AI應用於能源管理。圖左起為經濟部能源署組長陳崇憲、工研院院長劉文雄、工研院綠能所所長劉志文、工研院綠能所組長劉陽光、工研院綠能所副理宋鴻均(圖/工研院提供)
工研院在經濟部能源署支持下,於TIE創新經濟館展出綠能技術,展現AI應用於能源管理。圖左起為經濟部能源署組長陳崇憲、工研院院長劉文雄、工研院綠能所所長劉志文、工研院綠能所組長劉陽光、工研院綠能所副理宋鴻均(圖/工研院提供)

2025年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IE)「創新經濟館」16日盛大開幕。今年首度由經濟部產發署召集中企署、技術司、能源署及國營司共同策劃,以「AI生態系 串流百工百業」為主軸,展現AI為能源轉型與產業升級注入新動能。節能技術上,可導入AI演算法與跨設備控制,能即時分析商用場域中冷凍空調、冷櫃等高耗能設備的運作行為,自動優化設定、降低尖峰負載,並支援能源聚合商參與電力輔助市場

工研院研發的「聚合多元資源虛擬電廠(VPP)技術驗證平台」,整合決策與控制系統(U-Box),可掌握分散式再生能源、儲能與備援電力等多元資源的即時運作情況。平台結合AI預測、投標決策與動態排程技術,能依市場、電網條件與用戶需求進行智慧調度,優化能源使用並靈活支援電力輔助服務。現階段已串聯太陽能、工業備援電源及儲能設備,並拓展應用至超市空調與電動公車等場域,展現AI驅動的分散式資源整合能力,協助業者邁向智慧能源聚合應用的營運模式,強化台灣電網的韌性與穩定性。

榮獲2025年美國愛迪生獎的「冷能需量反應管理系統」,展現AI在節能與需量反應上的創新應用。系統導入AI演算法與跨設備控制,能即時分析商用場域中冷凍空調、冷櫃等高耗能設備的運作行為,自動優化設定、降低尖峰負載,並支援能源聚合商參與電力輔助市場。其模組化設計可於三天內完成部署,無須更換原設備,即可達到「無痛節能」的效果,讓業者兼顧營運效率與永續目標,成為AI能源管理的國際示範案例。

本館聚焦五大信賴產業──半導體、智慧機械、次世代通訊、精準健康與能源轉型──展出169項成果,並打造「AI應用」與「能源轉型」雙主題專區,呈現AI在綠能、生質能、氫能與電網管理中的智慧角色。其中,工研院推出的「聚合多元資源虛擬電廠驗證平台」與「冷能需量反應管理系統」,展現AI讓能源更靈活、更聰明,為綠色科技注入新生命,成為全場焦點。

經濟部能源署組長陳崇憲表示,AI正在改變人類與能源的關係,使節能從過去的口號,轉變為具備主動學習與即時反應能力的智慧系統。隨著再生能源滲透率持續攀升、電網穩定性成為轉型關鍵,AI的導入可望透過預測與自動化調度機制,為能源系統提供即時且高效的解方。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所長劉志文表示,透過AI,讓能源能夠自己思考、自己調度,甚至自己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