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富邦金控(2881)24日舉行2025年第三季法說會,公布今年前9月自結財務與營運重點。依公司揭露,富邦金控2025年前9月稅後淨利達909.1億元,每股盈餘(EPS)6.23元,兩項指標皆為金控同業最高;若加計10月最新自結獲利,10月單月稅後淨利179.2億元,累計前10月稅後淨利1,088.4億元、EPS7.51元,續維持同業領先。
資產規模與資本效率方面,截至2025年9月底,富邦金控總資產逾12.4兆元、年成長5.0%;淨值9,434億元,普通股每股淨值62.02元。前9月資產報酬率(ROA)0.99%、股東權益報酬率(ROE)12.80%,反映整體獲利動能與資本使用效率穩定。
旗下富邦人壽今年前9月稅後淨利478.4億元,位居市場第一;初年度保費、續年度保費與總保費收入排名皆維持市場前段班。公司說明,分紅商品為主要成長引擎,帶動初年度保費年增5.2%;續年度保費年增6.4%,使總保費收入年增6.0%。
在初年度保費的結構上,仍以分期繳與保障型等較高CSM商品為主,分期繳占比由58.1%提升至62.2%;同時美元分紅型商品銷售佳,推升外幣保單占比由40.4%升至51.0%。分期繳比重提高也帶動初年度等價保費FYPE年增8.3%,FYPE/FYP比率自45.5%升至46.9%。
通路貢獻方面,北富銀與業務員等自有通路合計貢獻FYP約七成,其中業務員通路FYP年增23%,銀保與業務員通路的FYPE分別年增8.3%與9.6%。
投資與風險控管上,富邦人壽表示,前9月適時實現股票資本利得,國內外股票報酬率均超越大盤;現金部位維持相對高水位,後續將視市況動態調整。避險面則提到,下半年美元逐步走穩,加上外價金新制下外匯利益全數提存,有助累積外匯準備金並強化抵禦匯率波動能力;避險後經常性收益率提升至2.42%,總投資報酬率4.23%。截至9月底,淨值比約11.4%,RBC約400%,資本水位維持穩健。
台北富邦銀行前9月稅後淨利291.7億元,年增16.2%,續創歷年同期新高。銀行端淨收益年增11.0%,其中利息淨收益年增11.5%,反映存放款規模成長與淨利差改善;手續費淨收益年增13.2%,主要來自財富管理與信用卡業務。信用卡淨手收年增13.7%,公司指出主因海外消費提升與權益調整帶動;財富管理淨手收年成長11.8%,由共同基金與銀行保險持續貢獻。
授信方面,整體授信餘額年增9.9%。企業授信受國內大型企業及海外聯貸動撥挹注,外幣授信年增15.4%,中小企業台幣授信也年增12.0%;個人授信中,房貸餘額年增7.4%,其他個人授信年增35.6%。存款方面,台外幣存款分別年增5.6%及6.4%,帶動整體存款年增5.9%。利差表現上,前9月淨利差(NIM)年增4bps、存放利差年增12bps,主因存款利率下降與存放結構優化。資產品質維持低檔,逾放比0.13%、備抵呆帳覆蓋率1,017%,顯示風險控管與資產體質延續穩健。
富邦證券前9月稅後淨利76.3億元,因去年基期較高、台股前9月日均量低於去年同期,獲利年減6.1%。不過公司表示,經紀、融資、借券等重要業務排名仍維持前三大,利息及承銷收入成長,支撐其他收入提升。
富邦產險前9月稅後淨利51.0億元、年增48.6%,在業務結構優化與品質控管下獲利明顯提升;簽單保費收入年增4.5%,市占率24.0%續居市場龍頭。自留綜合率83.0%較去年同期改善,主因自留損失率因結構調整與風險控管而優化,核保利潤穩健成長;投資報酬率6.3%,反映投資績效與第一季處分轉投資利益。
富邦華一銀行前9月稅後淨利4.56億元人民幣,年增39.6%,主要受利息淨收益與債券資本利得增加帶動。放款年增25.7%、存款年增14.1%,存放款結構改善推升淨利差(NIM)年增102bps,且資產品質維持穩健成長。
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表示,集團以「低碳、數位、激勵、影響」四大策略落實ESG,並結合人壽、銀行、產險、證券四家子公司,推動失智友善、高齡憂鬱關懷與銀髮金融友善服務,透過專業訓練、硬體與數位流程優化回應高齡社會需求。公司亦提到,近年永續評比與國際獎項持續入選與獲獎,作為長期經營成果的呈現。
整體來看,富邦金控今年前10月獲利續維持同業第一,主要子公司獲利與業務規模多呈穩健成長走勢;法說會所揭露的數字顯示,壽險、銀行仍是金控獲利核心來源,證券、產險與海外據點則各自提供補強動能與收益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