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金管會透過五大創新措施,打造我國金融科技新局與發展藍圖,其中,虛擬資產專法已完成預告,預計6月底送行政院審查,RWA代幣化小組進入模擬測試階段,年底將提交可行性架構。(示意圖/PIXABAY)
金融科技為驅動金融產業升級與轉型的重要引擎,為加速創新落地並強化金融服務效能與品質,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稱金管會)持續推動法規鬆綁與產業合作,積極建立安全與發展並進的新金融市場。回顧過去一年,金管會陸續推動五大金融科技關鍵進展,展現強化金融創新生態系的決心。
首先,在業務試辦方面,金管會於113年10月29日發布「金融業申請業務試辦作業要點」,大幅放寬金融業者試辦範圍至尚未開放之行政規則、函釋及業界自律規範,並設立普惠金融案件之優先審查機制,鼓勵金融業與科技業者合作創新。截至114年4月底止,已核准21件試辦案,包括銀行業2件、證券期貨業2件與保險業17件。
其次,為推動保險業數位轉型,金管會於114年4月11日預告修正7項法規,將「純網路保險公司」更名為「數位保險公司」,並放寬設立條件與營運模式。舉例而言,數位財產保險與人身保險的最低實收資本額分別調降至5億與10億元,且刪除發起人必須包含金融機構的限制,並開放設立實體據點及提供創新商品保護期。預計114年7月起開放業者申請。
第三,為健全虛擬資產市場與使用者權益保障,金管會已分階段推動虛擬資產服務事業(VASP)監理機制。繼110年發布防制洗錢及資恐辦法後,113年又完成VASP成立公會及洗錢防制登記義務之立法規範,目前已於114年5月24日完成虛擬資產服務專法預告,預計於6月底報請行政院審查,以建立完善監理架構。
第四,在現實世界資產(RWA)代幣化方面,金管會自113年6月起與集保公司及10家金融機構組成「RWA代幣化小組」,針對國內外債券與基金進行概念驗證(POC)測試。該小組已於114年1月提交期中報告,未來將以模擬實證方式完成期末報告,預期年底前建構可行性架構,提升有價證券交易及交割效率。
第五,為強化金融科技產業整合與跨域協作,金管會協助台灣金融服務業聯合總會於114年2月19日成立「金融科技產業聯盟」,並設立四大工作圈,涵蓋應用研發、實務規範、投資交流與異業共創。各圈已展現初步成果,如防詐AI金流模型、去識別化「金融無塵室」、預計募資2至3億美元的金融科技母基金,以及串聯警政、醫療與保險資料的產險理賠平台,全面強化金融服務創新力與韌性。
金管會指出,金融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未來將持續依循「五大策略」與「金融科技發展路徑圖2.0」,採取創新實驗與業務試辦雙軌推動策略,並強化產業協作、優化法規環境,以促進數位轉型與新創扶植,推出更多貼近民眾需求的創新服務,全面提升我國金融市場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