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ETF校正回歸!淨值變高單位數變少 00715L 啟動「反分割」自救
  • A-
  • A
  • A+

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槓桿型 ETF「期街口布蘭特正2」因淨值持續下探,為避免觸及清算門檻,投信決議進行二倍「反分割」,讓淨值回升、持有單位減半,但總價值不變。(示意圖/PIXABAY)
槓桿型 ETF「期街口布蘭特正2」因淨值持續下探,為避免觸及清算門檻,投信決議進行二倍「反分割」,讓淨值回升、持有單位減半,但總價值不變。(示意圖/PIXABAY)

 

近期油價震盪劇烈,許多投資人發現自己手中的期街口布蘭特正2(00715L)淨值一路下探,不免擔心會不會有「下市」或清算的風險。街口投信今(27)日召開受益人會議,決議通過進行二倍反分割,簡單來說,就是把「每張淨值變大、持有單位變少」,但總資產價值完全不變。這項措施主要是為了避免淨值過低,影響交易效率或觸及清算門檻,確保投資人權益。

00715L自2017年11月成立以來,初始發行價格為新台幣20元,截至今年6月底,受益人數已突破18,000人,基金規模約70億元。由於屬於槓桿型 ETF,其淨值隨油價與市場波動幅度更大。隨著近月油市不穩,基金價格逐漸逼近低檔,市場擔心會面臨「下市危機」。

街口投信表示,ETF 原本就設有反分割機制,本次議案即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啟動,受益人大會以出席率59.10%、贊成比率94.88% 壓倒性通過,代表投資人普遍支持透過反分割來維持交易彈性。

依照會議決議,00715L 將以公告淨值對應比例進行二倍反分割。換句話說,每單位淨值會變成原本的兩倍,而投資人手上的持有單位數將同步減半。不過,投資人總市值完全不變,僅是數字上的調整。

街口投信進一步說明,反分割可讓淨值回到更合理區間,避免因淨值過低而頻繁觸及交易限制,進而提升交易效率。同時,這也能降低被迫下市或清算的風險。至於過程中產生的「畸零股」(不足一股的部分),將以現金折算返還投資人,確保資產權益一致;相關費用則由投信公司自行吸收,不會增加基金成本,也不會影響稅務。

值得注意的是,00715L 屬於槓桿型 ETF,追蹤布蘭特原油指數的兩倍正向表現。這類商品具備槓桿和複利效果,長期報酬率可能與指數正向倍數表現偏離,因此更適合作為短線策略交易工具,而非長期投資配置。

街口投信提醒,僅符合台灣證交所訂定適格條件的投資人才可交易槓桿與反向 ETF。投資人必須了解此類產品特性,避免將其視為長期持有標的。操作前應謹慎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避免因市場劇烈波動導致損失。

ETF 市場過去已有案例顯示,部分槓桿型商品因淨值跌至過低水準,而面臨清算退場的風險。業內人士分析,本次00715L啟動反分割,正是為了避免重演相同情況。藉由調高淨值,不僅能讓交易價格更有效率,也有助於產品存續,保障投資人長期權益。

對投資人而言,反分割後的操作方式並沒有太大改變,只是帳上單位數量與淨值數字不同,最終資產價值完全相同。

街口投信提醒,後續將依照會議決議修訂信託契約與公開說明書,並公告最終反分割比率及執行日程。投資人務必留意街口投信官網及證交所最新公告,掌握後續作業流程,避免因資訊落差影響操作。

總體來看,00715L的反分割屬於ETF正常運作機制的一環,並不影響投資人資產價值。對短線交易者而言,淨值回升後可提升交易效率;對長期投資人來說,則能避免基金因價格過低而面臨清算風險,整體屬於「形式調整、權益不變」。

Q1:反分割會讓我賠錢嗎?

A:不會。反分割只是把「單位數變少、淨值變大」,但你手上投資的總市值完全不變。例如,原本持有1,000單位、每單位10元,總價值是1萬元;二倍反分割後,你會持有500單位、每單位20元,總價值還是1萬元。

Q2:為什麼要反分割?

A:主要是因為淨值太低,容易影響交易效率,甚至觸及清算門檻。透過反分割,可以把價格「拉回」比較合理的區間,避免下市風險,讓基金能繼續正常交易。

Q3:那我帳上的單位數變少,不就比較虧?

A:單位數量變少只是數字上的改變,就像把一張百元鈔票換成兩張五十元或十枚十元硬幣,總金額不會改變。你的資產價值不會受到影響。

Q4:反分割會不會收我手續費?

A:不會。街口投信已經公告,反分割相關費用全由公司吸收,不會轉嫁到基金或投資人身上,也不影響稅務。

Q5:我手上的零碎單位怎麼辦?

A:反分割後可能會產生「畸零股」(不足一股的部分),這些會折算成現金返還給你,確保權益一致。

Q6:那反分割後我還能繼續買賣嗎?

A:可以。反分割完成後,ETF會以新的淨值和單位數繼續交易,你可以像平常一樣買賣,交易方式不變。

Q7:槓桿型ETF適合長期投資嗎?

A:不建議。像00715L這種槓桿型ETF主要是給短線操作策略的投資人使用,因為有「複利效果」可能造成長期報酬與指數偏離,並不適合長期持有。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