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輝達中國進入冰河期?謝金河:中國AI新霸主「寒武紀」撐起政策牛市
  • A-
  • A
  • A+

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中國AI晶片股寒武紀從46元飆至1464元人民幣,市值突破6152億,爆發力驚人,堪稱中國資本市場近年最狂黑馬。達繳出亮眼Q2財報,營收年增56%,淨利達264億美元,但盤後股價反跌,反映投資人對中國市場前景不安。(圖/翻攝自寒武紀網站)
中國AI晶片股寒武紀從46元飆至1464元人民幣,市值突破6152億,爆發力驚人,堪稱中國資本市場近年最狂黑馬。達繳出亮眼Q2財報,營收年增56%,淨利達264億美元,但盤後股價反跌,反映投資人對中國市場前景不安。(圖/翻攝自寒武紀網站)

 

在全球人工智慧熱潮持續升溫的同時,兩岸半導體產業也正上演一場資本與科技交織的角力戰。財訊集團董事長謝金河表示,AI龍頭輝達(NVIDIA)日前公布2025會計年度第二季財報,繳出亮眼成績,營收達476.4億美元,年增56%;淨利達264.2億美元,年增59%;每股盈餘為1.05美元,皆優於市場預期。不過,受中國市場不確定性影響,輝達股價在盤後仍下跌5.6美元,反映市場對未來局勢的隱憂。

就在同一時間,中國AI晶片企業寒武紀發布的半年報也引發市場高度關注。謝金河指出,寒武紀上半年營收達28.81億人民幣,年增率高達4347.82%,半年淨利達10.38億人民幣,正式轉虧為盈,展現中國本土AI企業在政策加持下的爆發力。股價方面,寒武紀自去年以46.59元人民幣起漲,今年8月27日盤中更一度飆至1464.98元人民幣,不僅漲幅突破500%,市值更攀升至6152.91億人民幣,曾短暫超越貴州茅台,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的新寵。

謝金河分析,寒武紀的股價狂飆也點燃整體科技股行情,帶動中國股市創下自2015年以來的新高。雖然整體經濟仍面臨消費信心不足、房地產壓力沉重及家庭儲蓄創新高等問題,但科技板塊的表現卻如「一頭不願張揚的公牛,在一地鷄毛中翻轉」,信報財經更以「中國默默的牛市」為題,形容當前市況的微妙氛圍。

這波資本市場的反彈背後,反映出中國政府以政策力量強力推動AI與人形機器人產業的決心。謝金河指出,隨著與美國的貿易談判進入拖延戰,中國獲得更多時間發展本土產業,並藉由政策推動市值成長,使資本與產業形成正向循環。此次帶動行情的企業,不再是新能源車龍頭比亞迪與寧德時代,而是寒武紀、中芯國際、華虹等AI與半導體核心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華為創辦人任正非近日公開表示,中國「缺芯少魂」的情況已獲得明顯改善,半導體進口替代正在加速進行。謝金河表示,中國正在嘗試仿效美國科技七巨頭的模式,建立自身科技版圖:寒武紀被視為中國的輝達,小米如同中國的蘋果,騰訊是中國版META,阿里巴巴對標Amazon,百度則是Google,比亞迪則與Tesla齊名。

如今,中國正以「做大市值」為戰略核心,運用股市力量反哺產業發展。寒武紀所創造的驚人市值已超越基本面所能支撐的範疇,但市場仍持續推升,顯示其於政策主導下扮演著產業轉型的核心角色。謝金河強調,這股力量也正在悄悄將美國企業擠出中國市場,從星巴克考慮撤出中國,到蘋果與特斯拉面臨壓力,反映出中國以內需力量實踐去美化策略的野心。

當前輝達最新推出的H20晶片遭中國市場拒用,或許只是中美AI晶片戰的冰山一角。謝金河認為,寒武紀對輝達的挑戰才正要開始,而這場博弈的勝負,終將回歸到誰的基本功更為紮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