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Q4挑戰25,600點!主權AI帶動訂單回升 NVIDIA新架構再掀散熱電源升級潮
  • A-
  • A
  • A+

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統一投信指出,AI浪潮推動「大投資時代」來臨,台廠憑藉供應鏈優勢與獲利動能,第四季台股有望延續多頭格局,科技基金績效亦展現長期成長潛力。(示意圖/PIXABAY)
統一投信指出,AI浪潮推動「大投資時代」來臨,台廠憑藉供應鏈優勢與獲利動能,第四季台股有望延續多頭格局,科技基金績效亦展現長期成長潛力。(示意圖/PIXABAY)

 

台股加權指數在第三季尾聲強勢突破前高,展現市場的信心與動能。統一投信台股研究團隊指出,除了對等關稅疑慮逐漸消退外,最關鍵的推手來自AI浪潮持續升溫,台廠憑藉在AI供應鏈的核心地位,訂單量能明顯回升,為台股第四季行情點燃柴火。

該團隊分析,目前AI已成全球發展重心,各國政府及企業紛紛加大投入基礎建設,宣告「大投資時代」正式展開。台廠在此浪潮中具備三大優勢:市場前景可期、獲利成長動能明確、市占率領先。這三項優勢不僅強化台廠的全球競爭力,也讓台股第四季具備延續多頭格局的潛力。

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近期也上調2025與2026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預測值,顯示全球經濟展現出一定韌性。統一投信進一步指出,美國仍將扮演推動全球經濟的「火車頭」,原因主要有三:第一,美聯準會若啟動降息,將有助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提升資金流動性;第二,美國晶片法案擴大減稅力度,將推升企業投資意願;第三,美國龍頭企業加碼資本支出,除對GDP成長帶來助益,更將擴大對供應鏈中台廠的需求。

隨著各國積極發展「主權AI」,大投資時代將持續推動科技產業升級,也為台廠注入獲利成長的新動能。台灣主計處於8月最新預測中,大幅上修今年經濟成長率至4.45%,優於日本、韓國及新加坡等鄰近國家。若美國在第四季正式展開降息循環,資金面將為台股注入更多活水。

在經濟基本面穩健、資金動能增強的情況下,統一投信預期台股加權指數第四季有望於22,700點至25,600點區間震盪整理。投資焦點將持續集中於AI相關供應鏈,包括ASIC晶片放量帶動晶片代工及先進封裝(CoWoS)廠同步受惠。

此外,NVIDIA新一代GPU架構「Rubin」因耗能規格大幅提升,將帶動散熱與電源供應產業掀起新一波升級潮。氣冷、液冷及浸沒式散熱市場規模均有望擴大,其中液冷技術最受矚目。台廠在全球銅箔基板(CCL)、電池備援電力模組(BBU)及電源供應器(PSU)等領域,技術與市占率皆處於領先地位,相關族群有機會成為第四季資金追逐焦點。

9月10日至12日即將登場的國際半導體展,將再度把聚光燈投向AI與半導體供應鏈。近期多項利多消息接連釋出,持續激勵科技股走揚,包括:Google(Alphabet)在反壟斷案中暫時避免強制分拆Chrome瀏覽器、博通(Broadcom)拿下大額AI訂單,以及輝達(NVIDIA)AI晶片需求持續強勁。這些發展不僅提振投資人對大型科技股的信心,也進一步鞏固科技板塊的成長動能。

根據晨星(Morningstar)截至8月31日的統計,統一全球新科技基金在短、中、長期的定期定額績效表現皆位居同類型基金前段班,凸顯投資人透過定期定額策略參與科技產業成長的優勢。

統一全球新科技基金自成立以來展現強勁的績效,據統計,截至2025年8月底,該基金一年期報酬率達22.21%,遠高於同類型基金平均的5.14%;兩年與三年期績效分別達37.57%及63.26%,排名同類型基金第二;五年期績效更以72.7%的成績拿下冠軍。此表現不僅凸顯科技股的長期成長潛力,也展現定期定額投資策略的複利效果。

統一全球新科技基金經理人郭智偉表示,8月全球股市持續走揚,三大經濟體數據同步上修,美國經濟展現穩健韌性。聯準會主席鮑爾於Jackson Hole會議釋放降息訊號,進一步激勵市場情緒。美國雲端龍頭企業在第二季財報後大幅上修資本支出,預示2025年成長趨勢確立,2026年仍具持續動能。加上美國大而美法案針對資本支出的加速折舊與研發費用全額抵稅政策,預期美國企業獲利下半年有望持續上修,推動股市延續震盪走高格局。

統一全球新科技基金採取「既要軟體、又要硬體」的投資策略,聚焦全球AI供應鏈,以全方位方式掌握產業脈動。郭智偉指出,目前基金持股重點涵蓋半導體產業鏈,尤其是AI伺服器、通訊設備及資料中心基礎建設,同時也加大佈局受惠於AI應用普及的軟體企業,以掌握科技創新浪潮帶來的長期機會。

整體來看,第四季無論是台股或全球市場,投資焦點皆將集中於AI驅動的「大投資時代」。台股方面,台廠以三大優勢穩居AI供應鏈領導地位,產業動能明確,預期將持續吸引資金進駐;全球方面,科技巨頭加碼資本支出,政策利多與降息預期共振,為科技股提供強大支撐。

統一投信提醒,雖然金融商品的淨值仍可能因總經或產業變動而波動,但透過定期定額策略參與長期趨勢,投資人有機會在震盪中累積資產,並在AI帶來的成長浪潮中占得先機。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