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韋帆/台北報導
▲輝達總部未落腳在南港,但專家指出,南港近10年已擺脫黑鄉之名,房市有一定的基本盤存在。(資料照/台灣房屋提供)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抵達台灣,也在19日宣布總部落腳地點在北士科,南港意外落選,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表示,「即使輝達總部未進駐南港,但南港近年在『東區門戶計畫』下利多齊發,徹底擺脫『黑鄉』惡名,南港房市已被推升至空前高度,而且目前還有基隆捷運利多如火如荼進行中,仍擁有基本盤,雖然目前全台房市買氣翻轉,但南港長線依舊看好。」
據實價登錄,南港區近10年平均房價變化,2014年為每坪55.1萬,至2025年已上漲至每坪79萬,10年間漲幅達43.4%。進一步觀察區間變化,2014~2018年間開始出現明顯上升,直到2019年來到每坪73萬,之後維持高檔盤整,至2022年再次上揚至78.4萬。
▲莊思敏指出,南港房價10年漲幅達4成3,最關鍵的是東區門戶計畫的啟動。(圖/中信房屋提供)
擺脫黑鄉之名 東區門戶計畫是關鍵
南港過往素有「黑鄉」之稱,主要是因為長期作為台北的工業重地,區內有大量工廠設立,包括南港輪胎、瓶蓋工廠、聯華麵粉廠、台肥六廠、啟業化工廠等,長期排放廢氣與廢水,導致空氣與環境品質惡化,黑煙與鐵皮屋隨處而空間,加上早期市政資源投入亦相對不足,使得整體街景雜亂,久而久之便留下「黑鄉」的負面印象。
莊思敏表示,黑鄉的轉型之路,其實歷經了30餘年變化,1990年吳伯雄市長年代,南港原台肥廠區規劃為軟體園區,奠定科技產業的雛型,而馬英九、陳水扁時期,又推動了南港專案,先是鐵路地下化,後有捷運文湖線、板南線陸續啟用,讓南港晉升為北市重要交通樞紐,近10年更在柯文哲推動「東區門戶計畫」下,陸續興建世界明珠、南港隧道、南港之星、東明社會住宅、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吸引大量企業和就業人才的湧入,徹底翻轉南港印象。
▲莊思敏表示,輝達總部雖然沒選擇南港,但建設利多未停歇下,房市仍呈現短空長多狀態。(圖/中信房屋提供)
輝達落腳南港將再度起飛
莊思敏指出,過往南港被視為黑鄉,就是因為大量工業聚落匯聚,但也因此土地產權相對單純、大面積土地眾多,在柯文哲力推「東區門戶計畫」下,現在出現了一邊是新興商辦與高級住宅,另一邊保有老舊社區、鐵皮工廠混雜街景,顯示南港開發尚未飽和。
她進一步指出,目前市長蔣萬安任內,除延續柯文哲推動的各項計畫外,還有基隆捷運基隆捷運第一階段(南港-八堵)啟動,且台電CR1、南港調車場等BOT也陸續招商成功,雖然目前區域房市在川普、政府打炒房衝擊下,買氣明顯也有停滯跡象,但畢竟建設利多未停止,整體看來仍呈現「短空長多」,自住長期持有問題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