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最愛在自己的社交平台發文,他的一字一句,左右世界政經局勢,因此有「川普投顧」的稱號。台灣時間8月17日晚間9點半左右,他忽然沒有前言後語地在Truth Social發了一個英文單字「Bella」,到底是什麼含意,由於沒有足夠的參考資料,引發投資人一陣猜測,FB社團「當沖勒戒所」版主忍不住發問:「川普又發文啦!這次是又怎麼了」。
網友猜測,「Bella」音譯「別拉」,是否在暗示主力不要再拉抬股價,空軍可以進場了?有網友哀號:「明天真的要完蛋了!」,也有人回覆,「還好我跑光光」、「明天就是我空手仔大顯身手的時刻」。
川普的社交平台發文,已逐漸演變為全球投資人與政策觀察者的「投顧指南」。從股市買進時機的建議,到突然宣布暫緩關稅政策,川普的一則推文往往立刻引發金融市場劇烈震盪,甚至牽動加密貨幣走勢與國際談判節奏。專家憂心,這種「推文外交」在放大川普影響力的同時,也可能構成市場操縱的風險。
川普之所以具備如此影響力,來自於其龐大的支持群體與現任總統的身份。今年4月10日,他在 Truth Social 上發文「現在是買股票的好時機」,隨後又宣布暫停對多國關稅90天,短短數小時之內,道瓊工業指數便暴漲超過500點。此舉引發外界質疑是否涉及內線交易,美國國會民主黨議員更呼籲展開調查。《NPR》分析認為,川普可能藉職權影響市場,模糊了政策與個人言論之間的界線。
在加密貨幣領域,川普的發文同樣具有風向球效應。今年5月23日,他旗下的川普媒體公司宣布進軍投資基金,並推動比特幣ETF。川普在社群貼文稱「加密是美國未來」,隨即推升比特幣價格單日上漲5%。不過,該公司2025年第2季虧損高達4.82億美元,卻藉此募資25億美元購買比特幣,引發外界對「總統是否藉職位推廣自家企業」的利益衝突疑慮。
關稅政策是川普推文影響全球經濟的另一核心。今年3月11日,他一天內連發逾百則貼文,抨擊外界對經濟衰退的疑慮,同時揚言提高進口關稅,導致美股急跌。雖然路透社的研究指出,川普在第二任期的社群發文市場效應相較2017年至2020年有所減弱,但他仍能有效牽動投資情緒。
值得注意的是,川普的言論也與政策制定息息相關。分析指出,《Project 2025》文件中提出削減公共廣播媒體經費的構想,反映出川普若進一步推動媒體改革,可能對金融與科技政策產生深遠影響。而他頻繁在社群直接宣布政策調整,也削弱了傳統決策與媒體監督的功能。
對於投資人而言,川普的推文已被視為「免費投顧」。例如4月10日的發文雖帶動股市大漲,但《紐約時報》則質疑,他個人約10億美元的財富是否與政策影響力有密切關聯。市場分析師警告,川普的發文放大了市場波動,若投資人盲目跟風,恐面臨巨大風險。
從股市、加密貨幣到國際貿易談判,川普的一言一行正在左右世界大事。專家提醒,投資人應理性看待政策背後的政治動機,避免將推文視為投資依據,以免在高波動市場中陷入風險。